马睿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这些人都应该判死刑,但法律却无法让他如愿。虽然法律规定拐卖儿童最重可以判无期甚至是死刑,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很少能够判到这么重。马睿在办案过程在办案过程中接触过许多个被人贩子毁掉的家庭,许多家庭都面临着离婚、分居,有的家庭有不止一个人精神失常,甚至有的家庭中某些成员已经自杀。那些人贩子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孩子的人生,毁灭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家庭,但法律却没办法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真是一种悲哀。
“天台连环杀手”的出发点也许就是这样。
有时候马睿会在心里想,他的目的是好的,但他却走错了方向,更用错了手段。以暴制暴,不管在什么借口之下,都是错误的。
在他犯下更大的错误以前,一定要抓到他。
已经确认的第一起“天台杀人案”发生在今年的3月4日,受害人是近郊老王村的村民李富江,尸体被藏在他家附近的一幢废弃居民楼顶天台的花台里。据专案组事后分析,他被杀的原因是“不孝”,这也是心理专家分析凶手父母早亡的原因之一。作为第一起案件,专案组曾进行过非常详尽的调查,但却没有找到任何可能的嫌疑人。
但马睿却在看过资料后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真的是“他”第一次作案吗?
“他”在6月份开始改变作案的手法,这说明“他”的作案手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在持续地调查中,鉴证组已经确认“他”在不断的完善着自己。
那么,会不会他此前已经开始作案,只不过没有那么张狂,也没有那么频繁?
连环杀手的一次作案往往发生在他的身边,仓促且破绽较多,如果马睿的推论正确,案情也许会有重大进展。
曙光也许就在眼前了,但新的问题是:如果这不是第一次,那“他”第一次作案是在哪里?
马睿在服务端前坐下,进入了信息库。
面对如山如海的信息,他感到有些棘手,该从什么地方入手?从什么时间入手?
※※※
美幸觉得有些心神不宁,她又一次望向楼梯,来了两个熟客,但不是她等的那个人。
我是怎么了?她轻轻地敲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努力地挤出一个笑容。
一年来,她总是努力地挤出笑容,面对客人是如此,面对家人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心情似乎就变得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