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的乳母、奴婢等,全都守在一旁,不敢错眼的看着、伺候着。
“嗯嗯!快三年了,终于有了一定的成效!”
提到棉花,王棉也是颇有些感慨。
唉,在古代,新事务的推广,着实不容易。
这里没有网络,没有发达的咨询,只能靠着口口相传。
两三年前,萧无疾率领大军攻破高昌,王棉就让他在高昌圈定地皮,大量的种植棉花。
第一年,产量还不够,却也能支撑起王棉的棉布作坊。
第二年,产量开始提升,王棉也就开始推广棉布、棉衣。
今年是第三年了,好用的棉花制品,终于得到了一定的推广,百姓,甚至是一些富户,也开始接受棉布、棉衣。
尤其是棉衣,于寻常百姓来说,就是真正的冬季神器。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穿得起丝绵衣裳,或是大毛衣裳。
处于社会底层的百姓们,过冬的时候,只能用芦絮、茅草等取暖。
柔软、轻盈的棉花,续得厚厚的,竟真能抵挡冬日的严寒。
且,造价并不高。
王棉弄来棉花,并一手推进棉行业这个新兴产业,不只是赚钱,更多的还是惠民、利国。
所以,她从未想过在棉花上谋取暴利。
很多时候,她甚至会赔钱,只为让棉花制品能够更快、更好的推广开来。
王姮远在南州,对于嫡长闺的种种操作,却并不陌生。
一来,她有消息渠道,能够快捷、详实的得知京中的大事小情。
二来,王棉会给她写信,主动提及自己的日常。
三来,即便王姮有意识的与王棉在某些产业上做了切割,她们两人却还是有着极深的牵绊。
棉花产业,王姮最初并没有参与。
但,织布、售卖等环节所需要的铺面,就有王姮的占比。
是以,王姮非常清楚,王棉对于棉产业的看重,已经棉花制品在京城的逐步推广。
“还是不够!”
王棉却不满意。
棉花远比麻,更实用、更具性价比。
现在只是在京城及其周遭推广,还没有在全国形成产业。
王棉想要的,是惠及天下。
“可是有什么困难?人手?店铺?钱财?还是具体的政策?”
王姮感受到王棉的迫切,她便柔声询问。
巧得很,她家阿兄现在是户部侍郎,掌管着天下的赋税、朝廷的财政。
而大虞朝重要的一项收入,就是桑麻。
若是按照王棉的说法,棉可以取代麻,或是作为极大的补充,那么朝廷就有了新的税入!
楼彧与王棉,或许能够达成“共赢”!
“……都有!我现在是缺人、缺场地、缺钱,也缺少相关的政策扶持!”
棉花是个好东西,但新事务的推广,也是真的难。
一直以来,王棉都是靠着个人的力量。
所以,才会困难重重。
若是能够有好闺蜜,以及闺蜜夫的帮忙,或许能够事半功倍。
王姮听着王棉的诉说,缓缓说道,“这样吧,阿棉,你写个计划书,我拿给阿兄,看看他能不能帮你!”
王棉赶忙点头:“好!我回去就弄!”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隐约传来鼓噪声。
王姮挑眉,“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
他们所在的是齐国公府中轴线主院,距离街巷,隔着几层的院落,却能隐约听到声音,足见外面的事情不小!
“回禀公主,有八百里急报进京,大捷!西北大捷!”
护卫噔噔噔的跑进来,恭敬中带着难掩的兴奋。
说到“大捷”二字的时候,更是忍不住的欣喜。
大捷!
终于打胜仗了啊!
东征虽然势力了,可西北迎来了大捷!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