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姮心里思绪翻涌,却没有直接说出来。
当然,她也没有刻意的掩藏心事。
是以,姜贵妃只是看了她一眼,就知道她已经猜到了东宫的某些事。
小卢氏的委屈,太子知道了,还心疼了。
如今,小卢氏虽还没有跟太子圆房,亦谈不上什么夫妻情深,两人的关系却日渐亲近。
想了又想,姜贵妃还是没忍住,小声的提醒了女儿一句:
“太子妃年纪小,爱学习,殿下便在百忙之余,抽空指点!”
王姮挑眉,哦豁,小卢氏聪明啊。
没有以妻子的身份去争宠,而是更为谦卑的当个学生。
太子与小卢氏,一个教、一个学,即便是正经的学问,两人的关系也能慢慢拉近。
王姮自己就是做先生的,对于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学生,总有那么几分情分。
王棉也曾经跟王姮讲过“源氏物语”的爱情故事。
王姮这才知道了何为“养成系”。
事实上,王姮与楼彧的关系,也有这点儿意味。
虽然楼彧只比王姮大一岁,但他早熟啊,他多智近乎妖啊。
而那时的王姮,因着心结,一直在藏拙。
她不敢展现自己的聪慧,只能像个呆呆笨笨、娇软甜糯的小胖丫头。
两人还没有拜师沈先生的时候,楼彧就会一边嫌弃她笨,一边教导她。
拜入沈先生门下后,楼彧拼命学习的同时,亦会监督、鞭策王姮。
楼彧也总说,王姮是他养大的!
不只是楼彧包办了王姮的吃穿用度,还包揽了她的学习。
王姮与楼彧的感情之深厚,就有年幼时的这些经历。
小卢氏的策略,算不得多高明,却胜在有效。
这不,太子心疼了,怜惜了,圆房、生育等,也就能水到渠成。
“……”王姮收敛思绪,微微勾了勾唇。
她没有明着回应什么,但她这神情,就已经是一种回复——
姜贵妃的提醒,她收到了!
东宫起风了,小卢氏绝非泛泛之辈,她有着不俗的智商、情商,正在一步步的攻略太子,继而成为东宫真正的主母。
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小卢氏就会有自己的孩子。
老夫少妻幼子……小大郎的处境,将会愈发艰难!
与姜贵妃说完这些,王姮又说了说他们在南州的种种,还给姜贵妃奉上诸多土仪。
姜贵妃与女儿、外孙女儿玩乐了一番,留了饭,给了赏赐,这才放她们母女出宫。
出了百福宫,王姮规矩的顺着宫道,一路出了太极宫。
宫道上,来来往往的,有宫奴,亦有官眷。
有熟悉的,王姮就会停下来打个招呼。
有些,即便熟悉,却也不好明着有来往。
比如——
“郑媪?”
出了宫,上了双驾四轮马车,白芷便凑到王姮的耳边,低低的回禀着。
王姮眼底闪过一抹讶然,这都多少年了,郑仪还是第一次主动联系!
作为曾经的傅母,郑仪与王姮相处的时间并不长。
且,这人功利心太重,总忘不了自己曾经的荣耀——
女侍中啊!
后宫女官第一人!
甚至能够影响前朝,左右朝堂!
可惜,随着前朝的覆灭,郑仪这个曾经威风赫赫的女官,也被迫沦落山野。
随后被姜贵妃找到,并把她送去教养王姮。
王姮承认,郑仪作为傅母是合格的。
她精通六艺等才艺,熟知宫廷礼仪,对于北境的大小贵族,亦都十分了解。
有她在身边“启蒙”,王姮很快就掌握了京中的种种。
但,这人太想回归权利中心了。
为达目的,更是不择手段。
王姮这个小女郎在她的眼里,也只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工具。
王姮不是要跟一个外人讲感情,但,好歹是她王家在供养郑仪,郑仪却没有“食君禄忠君事”的觉悟,她掺杂了太多的私心!
年幼时的王姮,只是伪装乖巧、好脾气,她骨子里从来不是个软面团。
感受到郑仪的野心,王姮便利索的“成全”——
她王家的庙太小,容不得“郑侍中”这尊大佛。
所幸给她找个更好的出路,绝对能够让她一展所长。
楼彧暗中帮忙,还真让郑仪带着郑樱郑桃入了齐王府。
郑家的一对庶女,成了太子的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