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德公【求订阅!求订阅!】

徐祖贻站在原地,欲言又止。

李宗仁看出了的异常:“徐君,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徐祖贻深吸口气:“王奉此人行事极为霸道,据说在山西时,就时常收拢溃兵壮大自己的队伍,飞行员落到他手中,恐怕会”

李宗仁皱眉:“他一个陆军将领,要飞行员干什么?”

徐祖贻贴近,单手捂嘴压低声音:“我听关税部门的同僚说,王奉和普鲁士联系甚密,每个月都有商贸往来。”

李宗仁心中顿时明了。

其实他也猜到了。

作为“新桂系”领袖,他深知国内的经济情况。

在没有外国干涉的情况下,想要做到自主生产枪械火炮,是一件压根不可能完成的事。

二四式步枪,二七式火炮等武器,他都亲眼见过,甚至上手尝试过。

其制造精良程度,完全可以和欧美比肩。

若是背后没有列强支持,很难说得过去。

“燕谋,你的意思是”李宗仁眉头皱得更紧,“他当了帝国主义的.”

徐祖贻连忙摇头:“德公误会了,我曾旁敲侧击过,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是从普鲁士运抵兰州,再经过多方转运,最后到达长治,都是用真金白银买来的,每一笔款项皆记录在案,说句堂堂正正都不为过。”

“我的意思是,大宗设备交易的背后,很有可能隐藏着技术交易。”

李宗仁恍然大悟。

倒不是他悟性差,而是实在没往这方面联想。

想来也是。

长治才发展了多久?

充其量半年的时间。

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自产轻重机枪,步枪,75毫米火炮。

跨越实在太大了!

李宗仁办过兵工厂,知道其中门道,就算有合适的工业设备,但想要生产出优良的武器,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就算是西方列强国家,一款武器从设计到定型,再到量产,最快也要一两年的时间。

“徐君多虑了,不管怎么样,都是建设国防工业,提升抗战的国防力量,若是王奉真能造出战机,我说不定还要感谢他!”

李宗仁笑着打趣:“况且三大队是中央空军,我李某只有指挥权,并无统辖权,诸事决议,还要请示重庆统帅部。”

说这话时,他脸上有些酸涩。

从决定拥护抗战开始,他就不再是“新桂系”的领袖了。

而是一名中国军人!

记得当时,“七七事变”后约四五日,常凯申直接拍电桂林,声言中央已决心抗战,约自己和白崇禧速赴庐山,共商大计。

接电后便不假深思,立马发去了复电。

【中央既已决心抗战,我辈誓当拥护到底。】

电报往返之际,外界听到了风声。

四川刘湘,云南龙云均有听闻,相继来电劝阻。

大意很简单——传闻中央预备对日抗战,不过是否出于诚意,尚在未知之数,兄等殊未可轻易入京,万一抗日不成,反而失去自由。

则国家将因此愈益多事,务盼兄等深思熟虑。

收到电报后,他也思虑很久,但最终决定拥护抗战。

主动将广西军权,财政,兵工全部上交中央。

从此和他李宗仁再无瓜葛。

对三大队的飞行员,也只有连襟之情,若是王奉执意扣押收拢,他也只能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提出抗议。

可河南是守备辖区。

抗议又能有什么用呢?

反倒会伤了抗日和气,这才是真正的影响大局。

徐祖贻点点头,拱了拱手:“德公此言在理!”

李宗仁聊起了别事:“淮南,淮北兵团撤离情况如何?”

“有最新消息吗?”

徐祖贻:“南线日军拼了命的赶往砀山一带,空子很大,目前已有四个军钻出了包围圈。”

“分别是淮南兵团的第10,20军,和淮北兵团的第7,77军。”

李宗仁点了点头:“甚好!”

“此次突围,并非是因战败而逃,实乃为保存我国之抗战力量,若是能成,后人将铭记千古!”

徐祖贻神情凝重。

这话说的不假,五十万人的战略突围,纵观世界战争史,也是独一份,找不出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