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德公【求订阅!求订阅!】

苏联援助的飞机确实不错,性能方面和九五式战绩不相上下。

但总靠别人援助,始终不是个长久之计。

国内没有自主生产能力,援助的数量也有限,损失一架,机库中就永久性的少一架。

常凯申在这方面抠得很,压根不会让这些讨来的宝贵战机,接二连三的投入战斗。

一周出动一次,已经是极限了。

况且根据援助法案的内容,苏联只对中国援助四个大队,一百二十四架飞机。

看似很多,但要平摊到全国战场,压根就应付不过来。

徐州战场国军只有一支战斗机大队,而日军陆航至少有三支。

还有两支轰炸机大队。

三大队疲于奔命,顾东不顾西,很容易就会被日军钻了空子。

总的来说,没有自主生产能力,单靠国际援助根本无法扭转局势,始终都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苏联不会无底线的援助,这124架战机,王奉估计用不了一年,就会损失大半。

到了那时候,中国领空又将是日本人肆虐的天堂。

赵方远点点头:“第十六师团妄图负隅顽抗,估计是在等徐州,永城方面的援兵。”

王奉眉头紧锁:“第六十军目前行至何处?”

赵方远不假思索:“五个小时前已开抵骆集,按照这个速度,估计用不了三天,就能抵达永城。”

滇军办事利索,客场作战都想打出点威名来,积极的很。

王奉:“如此甚好,只要能挡住第三,九师团,就算徐州方面的日军向西转移,也影响不了全盘大局。”

北线战场看似有五个师团。

但称上精锐的,只有两支关东军合成旅团。

第五师团虽是按照甲种师团重编,但队内新兵居多,战斗力远差于板垣征四郎时期。

剩下的三支师团,编号都排到一百开外了,是战斗力较弱的乙种师团。

甲,乙两种师团的显著区别,就是在部队编制和火炮数量上。

甲种师团是常备部队,士兵皆为在役军人,在没有实施改革前,都是四联队制的“方块军”。

满编人数在三万人左右。

装备大口径野战重炮,兵种高度合成化,具备独立的执行战役的能力,类似小型集团军。

而乙种师团是近期才组编的部队,士兵多为预备役,或者临时征召的退伍军人,是三联队制的“三角军”。

满编人数在一万八千人左右。

装备少量山炮和步兵炮,没有105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重炮。

兵种也被精简,保留炮兵,工兵和辎重兵,骑兵被缩编到大队规模或取消。

战车联队则是统一取消。

在战场上仅作为支援部队使用,承担次要方向进攻和驻防任务。

但实力仍不可小觑。

一个乙种师团相当于国军一个主力军,通常需要集结优势兵力,才能取得局部胜利。

若是和守备军做对比。

仅需一个纵队,就能在没有重炮支援的情况下,阻击一个日军乙种师团。

况且徐州方向还有两个兵团。

凭借德公的性子,想必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听到这话,赵方远敬了个礼:“长官,我请求今夜去前线督战!”

王奉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告诉楚云飞,今夜我会命令炮纵支援他,务必给我打到砀山城下!”

赵方远站直身姿,敬了个礼:“是!”

——————

徐州,第五战区参谋部。

徐祖贻前来汇报:“德公,空军三大队撤回来了。”

李宗仁直起腰,赶忙询问:“战况如何?损失了多少?”

徐祖贻脸上带着喜色:“击落日机7架,咱们损失了5架战机。”

听了具体数字后,李宗仁一阵心痛。

这些战斗机虽然隶属于中央政府,但都是抗战国防力量,在不能补充的情况下,哪怕是坠毁一架飞机,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飞行员呢?”

徐祖贻:“三名飞行员开舱跳伞,守备军已派人前去营救,目前还没有结果。”

李宗仁松了口气。

三大队挂着中央空军的名头,但飞行员都是广西子弟,同根同源,他难免会多上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