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军抵达,巩固城防

当下第47军还在长治抗战,也没见出什么幺蛾子。

纯是各地方军阀的鄙视和污蔑罢了。

战区不给人家补给,那就只能自行筹措,败兵之际,士兵强买强卖在所难免,却被说成是“土匪军”。

也是够可笑的了。

“那这样一来,战局就容易很多了。”王奉松了口气。

腾县至临沂,直线距离超过百公里,若是同时面对第二,第十师团,战线拉的太长,还真有些应付不过来。

王奉咳嗽了一声:“好了,战况紧急,今天就先说到这吧,临沂城的防务,就有劳庞老将军了。”

说罢,便率领一众军官转身离去。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相比于临沂城的防务,既定的欺骗性战术,才是重中之重。

庞炳勋和徐祖贻跟在后面,一直将王奉送出了指挥所。

望向远去的车队,庞炳勋长叹一声:“还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我们这一辈老喽,不中用了.”

王奉雷厉风行的做事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年轻人,就是有股子冲劲!

徐祖贻在一旁笑了笑。

他只是战区参谋长,不管是在长官部,还是在下辖部队中,都无法直接干预作战指挥。

此番前来临沂,是奉李宗仁之命在前线督战。

因此方才部署作战命令时,他并未插嘴。

“走吧,日寇来势汹汹,我们还得早做准备。“

临时指挥所内。

赵方远趁着王奉外出,前往第三军团指挥所的工夫,已经将临沂城中情况详细汇总出来

“长官,目前临沂城百姓,尚有半数还未撤出。”

“您看要不要”

要说哪个群体受战争波及最大,非普通老百姓莫属。

王奉想了想,摇摇头:“先不管了,我们尽可能保住临沂城就是了。”

背井离乡哪是件容易的事。

就连闻一多在家书中都曾写到——“我自己出门的本事不大高明,再带三个小孩,一个老妈,我几乎无此勇气。”

要知道这可是清华教授啊,他都这么想,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第二师团步步紧逼,目前军团并无空余兵力物资来处理此事,只能暂且搁置。

王奉:“立刻按照原定计划部署任务,将第59军骑兵团放在临沂以西,再多做一些假营帐,迷惑日军。”

“通知谢尔盖,把城中的日军间谍清除掉,以防计划泄露。”

“至于人手.先雇佣城中百姓,多开点工资,每日结算。”

力有不逮,他只能帮到这了,召集百姓做工,万一到时候真要跑路了,也能让大伙手里多点盘缠。

要是调动大规模军队帮助百姓撤离,战线出现空缺,被冈村宁次抓住了机会。

城中百姓就是想跑,都没有机会了。

赵方远点了点头。

“长官,以骑兵团的规模,即便不正面遭遇日军骑兵旅团,也很难发挥作用,要不要扩充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他在行军路上想了很久。

就算骑兵团能穿插到日军背后,恐怕对战局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王奉眉头紧锁:“你去统计一下,部队还有多少闲置的战马,和会骑马的普通步兵。”

骑兵有自己的一套战法,会骑马的步兵,算不上严格意义的骑兵。

但这已经够了。

都二战时期了,他真没指望骑兵战术能发挥多么举足轻重的作用。

重机枪疯狂扫射下,骑兵像割麦子一样成片成片倒下。

战马,更多的是用来快速行进的工具。

等抵达了作战地点,再下马采用步兵的方式作战,才是正解。

赵方远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准备。”

临走时,王奉补充道:“电告楚云飞,让他的预备一兵团,去把张虎所部替换下来,长期疲劳作战,恐怕于战斗不利。”

在战线完全摆开之前,他还不愿意放弃沂水西岸的据点。

要不是红旗一兵团吸引日军注意力,现在第二师团恐怕都要兵临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