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5页

在明朝小说《封神演义》一书之中,哪吒是从小经历过闹海杀龙、削肉剔骨、封神大战后修道成圣的阐教传人,相传哪吒为三千年前商朝的一名伐纣大将,为玉虚镇派之宝"灵珠子"的投胎转世,被母亲怀胎三年又六个月后从肉球中出生,身为陈塘关总兵李靖与殷夫人第三个也是最小的儿子,有两个哥哥分别为金吒及木吒哪吒自幼修仙习武,为阐教仙师太乙真人的得意弟子,姜子牙的师侄,西周大军中伐纣开路的预订先锋官,为了讨伐扰乱人间朝纲的商王殷受而出动。哪吒外表为一个英气俊秀的青少年,身长一丈六尺之高,具有强大战斗力,手使"火尖枪"杀敌及作战,又拥有一身众多师传的镇洞法宝加成威力,手臂上所戴"乾坤圈"可投掷而出杀伤敌人,肩上所披"混天绫"可缠住对手,双脚下踏着"风火轮"飞行及空战当变成"三头八臂"的法身形态打斗时,手上又持有"金砖"、"九龙神火罩"、"阴阳双剑"多种神器,满手驱使着七种八件装备与敌厮杀搏斗。因为自杀后是由"莲花化身"构成人体而复活重生,不再是血肉凡胎,没有三魂七魄,因此免疫多种左道攻击的伤害。其性格火爆冲动、争强好战且刚烈,打仗时曾经常叫嚣骂阵、对敌人嘲讽,而且下手凶狠爆表,过关斩将称雄战场,并在生存到整个伐纣战争结束后,最终一家人成为肉身成圣的上位者,与父亲及俩哥共四人列入仙班,独占七圣者的大半位置,完成史前仙界乱斗并圆满成为活神仙。商朝末年,人间动荡,仙魔横行天下,红尘大乱杀劫四起事发女娲 封神起义,阐截之争 纣临腐败 周室当兴,元始天尊得知此事后,即下令太乙真人派遣灵珠子下凡讨伐纣王,降世陈塘后任命先锋,协助姜尚统领周军完成改朝换代的大业,元始天尊亦亲自助阵击溃通天教主,截教终不敌阐教而落败,西周亦成功打败商汤推翻纣王。

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一书版本中,哪吒是玉帝身边一位护驾统军的先锋神将,被封为"三坛海会大神",位高权重,身为天界精锐的降魔战神,由父亲李天王领导,是天王第三个孩儿。哪吒作为天庭正神的一员,掌握着天界重要的军事力量。虽然是可爱小儿童的外表,但神通广大,且扮相威武,打斗时会以法身"三头六臂"和六件降妖神器作战(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火轮),可以用降魔法力发动"千万兵器雨"进行大范围的轰杀攻击身体是在自杀后由如来佛祖用莲藕重塑。个性粗暴、勇猛顽强且叛逆,但因出身军事的豪门世家而富有礼数 小时候曾闹海抽过龙筋、削骨还父而亡,复活后并以一己之力降伏九十六洞妖魔 ,并因不满李靖的无情而试图弑父,在见到佛祖之塔而开悟 ,之后还曾为了讨伐扰乱天界的孙悟空而出动,在天庭和西天两方势力来回行职。并多次帮助孙行者一行人对付妖怪,曾向真武大帝借用皂旗遮天骗宝(对付金、银角二妖) 对付红孩儿时,将36把天罡刀借给二兄长木叉交给观音使用 单挑攻打青牛怪(老君坐骑)时,和孙悟空一样被金刚琢(老君之宝)收走了武器 为唐僧师徒解决了八十一难的其中两难,分别是亲自出手 捉拿牛魔王(红孩儿之父) 和白鼠女妖(哪吒的义妹) 。哪吒一共出场帮助了西游团队五次。 在哪吒的所有家庭成员之中,除了自己的父母和两位哥哥之外,还额外多了一个亲妹妹全名叫李贞英。

在《南游记》中曾因攻打扰乱三界的华光大帝而出场,玉帝在挑选天界神将时,文曲星君推荐哪吒作为挂帅之才,被玉帝中意看重后封哪吒为"定远征寇大元帅",并带领座下神兵下界。哪吒作战时骑着一匹红鬃战马,头戴紫金圈、腰系九节铜鞭、手握长枪打斗,还有一个绣球法宝之中封印着十六名神通广大、法术各异的神将及魔将鬼兵,文曲星就是相中了哪吒绣球的厉害之处。因哪吒亲自出战单挑华光三次都是打成平手,之后分别派出自己的七个手下去单挑或双战华光(不想以多欺少群殴华光),却都接连败阵而归,直到第八个手下"辟瘟使者"靠变化术用计骗走华光的法宝金砖,使华光不敢再战而逃命,哪吒从而取胜收兵,邀功领赏后打道回府。

第1555章 生平

元末神谱《三教搜神大全》有所记载:哪吒刚出生七天后,就徒手打死九条龙,并杀死了东海龙王,但没有使用任何武器,不过是空手为之,而且还是无师自通的"婴儿时期",不到一岁便战斗力惊人,可见哪吒一生下来就法力高强,打斗能力极为厉害,杀龙如同杀虫。应是古人认为杀龙者是英雄之举的行为,以此表示哪吒小小年纪就神通广大,天生克龙、威震四海,与生俱来的强大神力使他目空一切。而哪吒杀龙的原因,就是因为只在东海水中洗个澡,踩了一下水晶宫,东海龙王因此索战,结果技不如人,惨败而亡的故事(洗澡闹海在第五天,约架决斗在第七天)。眼见哪吒杀死了自己所派的数条神龙后,才知道自己不是哪吒的对手,东海龙王因惧怕哪吒,于是试图去天宫告状诉冤,却被哪吒拦住,又是一战,自不量力的龙王最后遭哪吒打死在天门外。东海龙王死于哪吒之手后,其他三海龙王 畏惧他的强大,知道哪吒是一个不好惹的狠角色,因此也不敢出面报仇。这份天生的强悍,还造就了哪吒在之后的除魔之路中,更是屠杀世间各地邪龙恶兽,并将危害一方的妖魔除之殆尽,且名威龙界,之后玉帝和佛祖二方都给哪吒加功嘉奖。因此在一些消水灾的民间信仰中,常有请哪吒来镇压龙威的活动,以平息沿海恶浪、扫除水孽。北京城还有以"八臂哪吒城"之名作为镇龙图腾地的古迹传说,将哪吒视为龙之克星,用以镇慑传说中京城地下深藏的黑龙 ,同时本职还是伏诛天下各方妖孽的除魔之神。沿海地带供奉的哪吒是管海事太平的神明,专治各种危害人间的孽龙。

《三教搜神大全》对东海龙王的定义是"水孽",为兴风作浪的恶龙形象,龙王是象征洪水或海啸等水灾的化身,古代的人们内心充满对这种灾害的仇恨与无力,所以创作了专门的神仙对付它们,哪吒就是最典型的屠龙代表,现在很多沿海地区的百姓都喜欢供奉哪吒,就是因为哪吒能够镇得住龙王,令龙王这个水患不敢发动水灾害人。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书云:哪吒七岁时,久旱未雨,酷热难耐,夏天在东海之口九湾河洗澡,戏水纳凉时闹起东海,但却是无意而为之,由于太过兴奋,不料自己引发宝物的强大威力,只将随身法宝"混天绫"放入河中搓洗,搅动之中,竟使整个海底水界随之晃荡,龙宫大乱,吓得东海龙王赶紧派手下调查引来了巡海夜叉来找哪吒问责,哪吒见夜叉凶恶,长相别致,拿着大斧对自己吼叫,便好奇地问对方是何种动物,怎会说话。夜叉一听便举斧砍来,哪吒躲开后,随手扔出他的金手镯"乾坤圈",不知这个小镯子威力过大,轻轻一丢 没收住,直接一击毙命,活活砸死了夜叉,脑浆血水飞溅 沾到了圈子上,哪吒发现宝物弄脏了,便嫌弃地直言脏了我的宝贝,所以洗一下乾坤圈,法宝的神力又使龙宫闹地震,东海龙王的水府险些倒塌,再次闹海引来了一个叫敖丙的龙太子。然而龙太子根本不是哪吒的对手,面对众龙兵时,哪吒浑然不惧,使用混天绫把三龙子先捆后杀,还没一个回合,谁知又是一圈毙命,举起手镯子打到脑袋上,龙太子当场就死去,敖丙身亡变回一条龙,不堪一击,哪吒见龙尸挺直,又有一道灵魂上了封神榜,内心十分欢喜,便徒手剥龙皮 抽龙筋,比夜叉还惨,哪吒本意是想亲手做个腰带孝敬父亲,之后目睹龙太子死状的龙兵们吓得逃回龙宫报信 (哪吒闹海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岁小孩,身上只有两件法宝--乾坤圈与混天绫,当时还没有火尖枪与风火轮这些装备,这些新装备是在重生之后才得到的)。

东海龙王找哪吒问责时,变成一个书生来到陈塘关。李靖不相信自己儿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厉害的战斗力,觉得是龙王在胡说,李靖说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远方学艺未归,在家的只有年仅7岁的小儿子哪吒,这都能打死了你家的龙太子,开玩笑呢,于是喊来哪吒当面对质。但是被李靖叫过来一问,还真是哪吒干的,李靖被吓傻,哪吒见到东海龙王,就当着李靖面前拿出龙筋道歉,并礼貌地口称"伯父",并单纯地说小侄不是故意的,还你就是了。 龙王声称要向天帝告状,欲治李靖一家之罪,哪吒见父母烦恼,于是跪地安抚,后一个土遁飞去找太乙真人帮忙,在胸上画了一道隐身符,哪吒抢先一步提前来到天宫等候并堵门,之后更是虐打东海龙王,不仅拳打脚踢,甚至扒掉龙鳞,还大骂龙王为"老泥鳅",东海龙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狼狈求饶。哪吒曾说过一句恐怖的话:"你若不依,一顿乾坤圈打死你!"(《封神演义》书中的原话,很现代的词汇)。以至于差点打死东海龙王,哪吒听说龙是一种精通变化的生物,于是强逼堂堂的龙族首领 变成一条蛇蹂躏,但是饶了龙王一命,不像《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哪吒下死手(因为师父叮嘱不要杀龙王,拦住就行)。并把变成小青蛇的龙王带回家中交给父亲,逼对方当面答应父母不再去上报天庭,重伤的龙王假装答应后就化作清风飞去,被哪吒整的老惨了。 哪吒却不知对方又二次上天庭,四海龙王集体向天帝告御状,把杀敖丙、夜叉,自己被揍一事全部上奏,昊天下令拘捕哪吒父母。最后四龙王趁哪吒离家时挟持了其父母(不存在"水淹陈塘关"之说,"水淹陈塘关"出自影视改编),哪吒听了太乙真人的指示,回府见状后谈判,说自己干的事与父母无关,不许伤害我家人,有种就冲我来,今日我要削肉剔骨抵命,然后你回旨天帝即可,这事就算完了,不然就要随龙王一起去天庭打官司闹个没完,所以当场自杀打发了龙王,四海龙王亦随从哪吒之言放了李靖夫妇。这一系列事件中,作者为了体现出仙家宝物的法力,把原因改到了哪吒的两件神器上,自此一战成名。且在与夜叉、敖丙交战时,哪吒处于"被动出手",并造成防卫过当的反击,且封神作者部分设定遵循继承了《三教搜神大全》的哪吒内容,亦都是从小杀龙,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空手杀了龙王和九条龙,一个则是用法宝杀了夜叉和龙太子并狂殴龙王。同时也侧面说明了:夜叉和龙太子在哪吒面前 都是不堪一击的对手。 所以现代的《哪吒闹海》《哪吒传奇》等动画与真人剧都一直传颂哪吒吊打龙王的故事,就是为了不断强调哪吒专门克制龙王,是正义的镇海之神、降龙之神哪吒的主要职责为斩妖除魔和铲除恶龙,代表着镇压灾害和平乱势力。

第1556章 硬碰硬

叶凡也不知道。

这个家伙是有多么厉害。

但是。

也很清楚。

很不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