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直到六辆车都是一模一样的情况,古晓纤才停止了这种机械又重复的工作。她已经能够确定,停在马路上的这些车辆,车主恐怕都已经遭逢不测。

和学校内的有条不紊相比,马路上的车辆却显得异常突兀。

古晓纤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这番差异,这里一个人都没有,她只能继续寻找着答案。

街边的商铺基本都是大门紧闭,开着门的都被抢砸一空。

古晓纤强行打开了一间间店铺的大门,却发现,这些关着门的店铺里面整整齐齐,就和学校里面一般,似乎离开的时候都非常从容。

古晓纤走过一间又一间店铺,苦苦思索着这其中的关联和差异。

直到她走过一整条街,才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店铺当中,只要是便利店,里面的食物都吃的干干净净,而保持完整的店铺都是一些服装店、饰品店、五金店等等,这种完全不会卖食物的店铺。

这似乎是印证了古晓纤心中的一些想法。不管是因为什么,但灾难刚开始时,来的并不突然,应当是有一段反应时间的。

当人们反应过来之后,便开始到街上抢食物,而没有食物的店铺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

至于学校的井然有序,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反应过来之后,也就不可能再去上班或上课了。

如果这套逻辑能说得通,那也就是说,人们发现灾难来临时,应当是晚上,所有人都回到家之后。

所以白天才能如常离开学校,打烊,下班。

想明白这些,古晓纤却更加困惑起来,完全理不清楚,这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是区域性的的,还是全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