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部里的人,无疑更为敏感,上次煤耗调研的那场戏,在他们眼里已经有了更深更多的味道。
首先,当时还是个技术员的张逸夫,公然把欧炜等人的脸撕烂了,这是大不敬的事,更是树敌的事,正常来说,身为冀北厂长的牛大猛至少该骂他一顿,同时阻止他在今日的考核中出面才对,这才是身为领导的明智之举。毕竟,欧炜的背景是生产司,部里的第一核心司局,更是达标评审的主力军。
别说做领导,就算是做一个人,牛大猛也该这么干,万不能让这个惹了生产司的家伙春风得意,这不等于跟人家整个司局叫板么?
可牛大猛没有,反而提了张逸夫的级别,让他可以在今天有更多的表现。
明眼人很清楚,这并非是牛大猛多么睿智多么有眼光,九成情况来看,怕是只因为穆志恒的一句话。
那日撕逼大战过后,穆志恒的态度才是最耐人寻味的,身为部里的三把手,虽然没有公然摆明立场,但傻子都能看懂,他把张逸夫揽了过去,并且已经开始布置后面的局面了,没有穆志恒的授意,怕是牛大猛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快就提拔张逸夫,更不敢放他出来接待验收考核组。
体制内混,不抱大腿是不可能的,小到文天明抱张逸夫的大腿,中到牛大猛抱赵文远的大腿,大到电力部长抱国级大佬的大腿,从最上面最粗的一条线,延伸下来,分岔开来,这才组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网络。
而穆志恒,接过了张逸夫这个炙手可热,热到烫手的家伙,张逸夫也在最需要大腿的时候,混到了一条,这无疑相当于一个免死金牌,让他得以度过眼前的危机,甚至平步青云。剖析开来,穆志恒为了保张逸夫,也许会产生那么一点点的人际麻烦,而作为交换,张逸夫则要帮他卖几年命,大家各取所需,织成了这样一张图。
第208章 微妙的态度
这微妙的关系与处境,无疑也是张逸夫拒绝华长青邀约的一个原因,华长青属于自身难保的那种人,脑子里完全没有中国特色的那根弦儿,跟他干事虽然有激情,但朝不保夕,远没有穆志恒这么稳。
总之,这一系列的寻味过后,穆志恒幕后的某些授意过后,关于张逸夫,已经没人能有更多的异议,欧炜退出考核组正是生产司妥协的一个标志,穆志恒运作成功的一个标志,这让牛大猛心里踏实了许多。
会议正式开始,这样一件严肃的事,会议发言必须是无聊的,两边都照本宣科,几乎是照着文件宣读了那些八股文过后,这便开始了分组考核。
分组考核,自然也要分组作陪。
大头的生产司司长那一组,由牛大猛和段有为亲自跟着;位列其次的南钢组,由张逸夫陪同;另外几组则由副厂长和厂里生产科的人同行。
南钢显然是自己人,但在考核过程中,依然是一丝不苟的架势,并没体现出与张逸夫多么熟悉,彻底还原了一位安监人员的本色。
但纵使如此,他依然挑不出半分毛病,毕竟,张逸夫已经将达标相关的文件吃透了,前前后后组织了不知道多少次自查,各车间自查,各车间互相查,领导查工人查,别说耗子洞,连蟑螂窝都给你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