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纱音假死?”伊静姌出声问道。
“可是,她受到那么严重的伤害,半张脸都没了,她怎么可能活的下来?”胡桃还坚持不懈地问道。
贺晨笑说:“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化妆。”凌烟给了一个提示,“其他人的脸都是被整张捣烂,根本让人无法分辨,相较于其他人,纱音的脸还算完整,并且只有嘉音和秀吉两人看到纱音,南条医生只去确认了一下其他人,并没有确认嘉音的死亡,而两人在看到嘉音的第一印象就是‘受了这么重的伤,肯定已经死了’,于是理所当然的认定了纱音的死亡。如果没有人碰她,只是从表面上做出一种‘死亡’的假象的话,化妆技术再高,也不可能将整个头弄没了,但是如果仅仅在完整的面部上做出一部分伪装的话,还是比较简单。并且在假定纱音没死的情况下,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两人真的被蒙蔽了,一种是两人有可能跟纱音是同谋——至少有一个人是同谋,协助纱音掩盖假死事实,而另一个则被蒙蔽。有人协助的情况下,蒙蔽的难度会大幅度降低。”
“在这里,战人就相当于侦探,没有经过侦探确认的死亡,都是值得怀疑的。”贺晨说道。
经过凌烟的提示,一切迷雾渐渐变得明朗起来,伊静姌说道:“那这么说来,秀吉和嘉音是纱音同伙的可能性非常高啊!”
“不过纱音自此也被封在了仓库里,再也无法行动。夏妃命令换了一把新锁,唯一的钥匙由夏妃亲自保管。”胡桃附言。
“于是也就有了接下来源次和嘉音的对话啊,嘉音说:‘为什么……太太免于成为活祭……要是太太被选中的话,……纱音……就不用死了’,源次说:‘只是……运气不好而已……运气稍微有点不一样的话,代替纱音倒在那的,说不定就是我,说不定就是你’。听起来像是对诅咒的埋怨,但是如果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的话,也是对这次计划临时变动的埋怨。本来计划中是夏妃,然而因为为了保证魔女传说的存在,只能放弃夏妃,于是不得不亲自替补,又因为夏妃的命令,不论真死还是假死,都被封死在了仓库中,打乱了计划,这就是他口中所谓的运气。而他口中所说的‘说不定是我,说不定是你’,如果是对此一无所知的人,又怎么可能如此确信?而且既然要否定魔女,那么所有坚信见过魔女,所有对魔女的存在深信不疑,并且时刻提醒别人也相信的人,均具备非常重大的嫌疑。如此也就显而易见,所有的嫌疑都指向了源次、嘉音、纱音,他们拥有充分的作案时间和作案能力。”
胡桃插嘴:“那真理亚呢?按照这种说法,真理亚的嫌疑岂不是最大?”
“一开始就给过提示,来洗清真理亚的嫌疑了啊。真理亚的性格非常单纯,连战人开玩笑的话都会相信。如果有人以贝阿朵莉切的身份的话,想必真理亚肯定会深信不疑。这里也是一个重要提示,魔女是假,但是贝阿朵莉切……是真的!并且就在他们之中!”
名侦探伊静姌眼中闪烁着“答案只有一个”的睿智光芒,做出详尽的分析:“那么案件还原。按照原定计划,源次、纱音、嘉音打算在深夜于大屋实施杀人。但由于藏曰的无心安排,将他们三人赶至宾馆。源次在宾馆迎接了深夜归宿的绘羽与秀吉之后,同嘉音一起也赶往了大屋。在大屋,由纱音在乡田的茶点里下毒,乡田上茶点无心害死客厅的5人后,源次登场,击杀乡田,并在现场留下血迹。这也是为什么餐厅留下了血迹,但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挣扎痕迹,因为是毒杀,乡天也没有反应过来,因此都没什么反抗。因为杀不了夏妃,于是纱音自愿凑数,三人将众尸体运至玫瑰仓库,在仓库门上画上魔女图案,并把仓库门钥匙放回佣人室。第二天,众人发现仓库里的尸体并为之震惊。由于让治不忍见纱音的惨死而并未亲自上前上前验证,纱音装死混过众人。夏妃命令仓库卷闸门加上一把新锁,并将此锁唯一的钥匙由她自己保管。这一步打乱了犯人三人组的计划,纱音虽然装死混过众人耳目,但是自此被封在了仓库里再也无法行动。”
可能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一直能惊悚的部分过了之后,麻美子又溜了回来,听到伊静姌的精彩分析,崇拜地为其鼓掌。
“那绘羽与秀吉的密室之死呢?”胡桃又问。
这一次不用贺晨为其解答了,名侦探伊静姌又一次挺身而出,滔滔不绝:“后边有贝阿朵莉切对这一密室的红字宣言:两人皆属他杀!并非是在构筑成密室后,杀死一方后自杀!并且,杀人是在,执行者与牺牲者同在房间中的情况下,实行的!不存在,执行者从室外进行杀害的手段!”
“这次案件,如何在房门挂着链条锁的情况下杀死室内的二人是最大的谜题。注意有一点,嘉音用钳子剪门上的防盗链,使出浑身力气钳了下去,比想象中要轻而易举得多得切断了链条。可以推断,他们是剪断防盗链进去后,杀害绘羽和秀吉,出来之后,再将防盗链轻轻连起来。而故事中也没说绘羽和秀吉有上防盗链,嘉音和源次甚至可以光明正大进去杀害两人,因为并没有防备,两人杀害才会轻松,没引起挣扎反抗——绘羽已经显示过有自保能力,如果不是非常熟悉,没来得及反应,一定会引起剧烈反抗。而为了将这里布置成‘密室杀人’,于是才将防盗链上起来,并剪断,出去后再连起来。所以才会引熊泽过来,当成一个目击证人来为‘密室’作证,扰乱视线。而熊泽也因为太过紧迫,根本没有注意到防盗链究竟是不是完好的。一般来说,遇见这样的情况恐怕至少也会一个人撞门,另一个人找工具,然而两人都放弃了撞门。显而易见,即使能撞开,防盗链的断口肯定跟切断的不一样,为了掩藏自己切断的痕迹,于是第二次才会在别人的见证下用钳子切断,以显示‘防盗链是发现死亡之后才切断’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