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7页

潘东来笑了笑,心头却是荡漾起一种奇怪的感情来。领导身边的秘书态度往往代表着领导的心态,若是领导对下属不怎么待见,秘书也有可能会不冷不淡,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这是一些秘书的通病,也正是世态炎凉的体现。按照这种说法,是不是代表外界所说的传言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呢?当然,领导的想法即便是说出来,到底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还能判断,更别说妄自猜测了,既来之则安之,潘东来沉默了下来,开始将昨晚整理的腹稿再复习一遍。

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贺子健在前面领着潘东来进了陆渐红的办公室,为陆渐红的杯子续了点水,又泡了一杯给潘东来,这才离了去。

潘东来进来,并不敢坐下来,如果让外人看到了,绝对是一副滑稽的场面,一个五十多岁的人笔挺地站着,而坐着的却是一个年纪看上去并不大的人,但是这在官场之中却是平常稀松得很,没有几个人敢在一把手面前倚老卖老,鳌拜的下场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陆渐红并没有给他什么好脸子,面沉如水,淡淡道:“潘书记来了,坐吧。”

官场中的称呼很有意思,比如陆渐红对贺子健的称呼,一般不会去叫他的官职,要么是小贺,要么是子健,现在贺子健的也快四十的人了,叫小贺自然不太妥当,所以大多都是叫子健,有的时候会在后面加上“同志”两个字,再比如称呼别人,比如丁晓华,叫丁书记的时候并不多,大多都是晓华书记或者晓华同志,表示出一份亲近。

第2850章 心声

有人说,如果领导称呼一个人,在姓后面加上官职,一般来说,就是对你不大友善的表现,所以潘东来的心里便打了格登,虽然陆渐红说他坐,他却是不敢坐下来。

陆渐红见他这副样子,手中的笔在桌子上敲了敲,道:“潘书记,你的个头跟我差不多,我跟你可能要谈一阵子,这么站着,你累,我看着你仰脖子也累。”

潘东来一时半会也不大能够明白陆渐红的话是笑话还是在讽刺,只得尴尬地笑了笑,坐了下来,只不过却是不敢大喇喇地坐进沙发,只是半边屁股搭上沙发上,人却是坐得挺直。这个姿势其实挺累人的,全身的力量有一大半都是靠双腿去支撑,所以短时间这样还好,时间长了,那可有苦头吃了。

陆渐红也没有多说什么,道:“潘书记,新年已经过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

提到工作,潘东来倒是并不发怵,侃侃而谈,重安是个老工业,作为紧邻市中心的地区,自然要打工业牌。由于重安本身的工业就比较发达,国企居多,所以私企的进入设置了很多门坎。潘东来说,重安人的骨子里对私企有一种轻蔑,觉得自己是正规军,私企都是杂牌军,这种思想在很多干部的身上也有。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也直接导致招商引资工作的停滞不前,说好听一些,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说难听一些就是故步自封不知死活。所以潘东来的想法是,希望重安的精神尽快地出炉,从思想上转变这种不良风气,扎实有效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不求突破,根本就是作茧自缚。

这一点与陆渐红的想法比较接近,当然,作为一市的扛把子,经济建设是一个方面,他的目光还要放得更远,套用一句老话,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实现经济、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巨大飞跃才行。

从潘东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还是比较有思想的,不过是不是纸上谈兵,还需要实践的考验,陆渐红道:“领导不仅仅要决策,更要在有了决策之后,围绕这个决策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才行。我看了去年璧山的发展轨迹,虽然年终的排名并不高,但是相比较于年中的排名,却是有着长足的进步,你能给我说说是怎么做到这样的进步的呢?”

潘东来的神情微微滞了一下,却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站起来替陆渐红的杯子里续上了水,这才坐回去,一直保持着那个姿势,这才十来分钟,两腿便已经有点发麻了,看陆渐红的样子似乎真的要谈不短的时间,不找点借口走动一下,可能出不了这个办公室的门。

陆渐红自然心知肚明,不过并没有点破。

重新坐回到沙发上,潘东来悄悄地把刚刚坐在沙发上的尺寸向里挪了一些,道:“陆书记,其实我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分开来看,一方面要看领导班子团不团结,一方面要看干部是不是想干事能干事,至于资源等方面的硬件设施虽然也很重要,但绝不是决定性的条件。我是三年前到重安的,跟着前任的张国威书记过来的。与大多数的领导一样,他也想很快在重安站稳脚跟,陆书记也知道,无论是张国威,还是当时的市长丁长春,与几个月前的重安非常相似,那就是两位主要领导都是外来户,在重安没有自己的力量。那个时候,焦裕柱是重安一股强硬的势力,也是因此,我这个跟随张国威过来的人,遭受到的排挤非常多,工作难以推动,处处遭遇阻力。而张国威忙于跟丁长春争长短无暇分心,事实上也是有心无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只有选择靠向焦裕柱,如果说仅仅是为了工作,未免把我自己说得太伟大了,但是这里面确实有这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