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龚汉良也是回天乏术,只得接受了这个事实,不过几天后,他的肿瘤切片化验报告出来,证明这是肿瘤是良性的,不过还是需要做手术,等他身体痊愈已经是几年后,早已是时过境迁,就这样,一个副省级的领导黯然退出了政治舞台。
明朗会所的包间里,卓小司正在跟许一多说话。
说起这个许一多,很有点来历。此人原名许三立,寓三十而立之意,只是过了三十岁,不但没立,连个家都没有,与他做伴的只有家里的几头黄牛。不过人的霉运也并非一直伴随,有一年,几个牛贩子到村子里去收牛,他就奇怪了,心想这些人收牛干什么呢?卖了家里的几头牛之后,他就悄悄地跟着这些收牛的人,居然一直跟到了香港,硬是把港企生产牛肉罐头的事情给闹明白了,回来之后,家徒四壁的他开始逐户借牛,一头不嫌多,十头不嫌少,甭管他用了什么方法,硬是给他借了几千头牛,并改名为许一多,意为一点都不嫌多。
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走下去,他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亏得连内裤都没有,但是不知道是改名起到了效果,还是神宗保佑他,那一年,恰好韩副总理(当时任京城市委书记)视察工作,听说了他养牛的事情,便生出兴趣过去看看。
这个许一多虽然没多少文化,但常年闯荡江湖,练出了一张好嘴皮子,说打算自主建厂,生产牛肉罐头,一点都不怯场。由于从香港那边学来了不少专业术语,硬是唬得韩副总理一愣一愣的,当问到他有哪些困难时,他直言没有资金。
也不知道韩副总理当时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居然回去之后给他弄了几个亿的无息贷款,由此也开创了许一多的富裕时代。
在赚得了人生最大的一桶金之后,他与韩副总理也建立了很深的关系,认了韩副总理做干爹,每年都会打造一头金牛作为过年贺礼,一连去了三年,第三年的时候,金牛的重量轻了些,韩副总理就开着玩笑说:“怎么了一多,今年生意不怎么好啊,牛都瘦了。”
许一多趁机说出改行的打算,要听听韩副总理的开导,那个时候许一多的手上已经集聚了四五个亿的资产,韩副总理便建议他进京从事房地产开发。不得不说,许一多就是那种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动地球的人,天生就富有经商头脑,进军房产地界之后,整个京西80以上的楼盘都是他的,从而也跻身于超级富豪行列。
卓小司能够与韩副总理搭上关系,走的就是许一多的这条路子。他跟许一多的相识证明了卓小司的政治嗅觉非常灵敏,许一多能够从一个一名不文的放牛户成为超级富豪,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如果没有时任京城市委书记的韩副总理,根本就没有许一多的今天。当然,换了别的人,这个机会也未必就能把握得住,也就是说,偶然之中存在着其必然性。
卓小司与许一多是老乡,在掌握了这个信息之后,他立即攀龙附凤地跟他搭上了关系,当时只恨许一多的女儿还小,否则卓小司真的会娶了她做老婆。当然,卓小司与许一多之间能够取得同盟,并不仅仅是老乡的关系,在利益面前,亲爹也是没有用。
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就在于康平市房地产开发。许一多通过这些年的打拼,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商人,无论你的牛逼是不是比他早年养的母牛还大,没有政治靠山,神马都是他妈的浮云。在知道卓小司是康平第一秘之后,他立即意识到,他财富再增长的机会来了。
第2639章 开了眼界
上一届代表大会之后,韩副总理摇身一变成了韩副主席,他的政治话语权便差了很多,许一多的名气虽然还很大,但是他知道,如果继续在京城待下去的话,可能不会再有那么风光,便把目光投向了京城以外。
卓小司跟他是老关系,在他的引荐下,与韩副总理也有了一定的关系,只是这个关系还没来得及让利益最大化,韩副总理便失了势,倘若他能再年轻个几岁,任一届总理的话,那么卓小司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不过这个关系却是让他获得了王道勇的认可,这让卓小司认识到,他与王道勇是一个唇齿相依的关系,所以不遗余力地推动王道勇,从市委副书记到市长,再从市长到市委书记,这里面固然有韩副总理是王道勇的恩师之故,与卓小司的推动也不无关系。
因此,卓小司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王姝工作的事情,为此,他找到了京城市委副书记朱耀庭,只是没想到事将达成之时,却又出了意外。
在京城,有能量的人,许一多无疑算一个。正因为官商勾结,有的时候,商的能量反而比官大,因为官的特权很多时候表现很单一,而商接触的官多,不同的官员组织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庞大的关系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