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国说道:“安国俊确实很不得人心,当地群众几乎没有说他好的,可以说是怨声载道。这次出事,老百姓不但不替他们哀伤,反而有人拍手称快。马小敏在当地人缘不错,口碑很好,而安国俊却是人人生厌。他从小就打架斗殴、偷鸡摸狗,长大以后更是偷窃、调戏女人、欺压周围邻居、强买强卖。后来因为倒卖生产队的财物、投机倒把被判刑六年,老百姓很是高兴,还动用手段将马小敏的户口迁到了外地,他外公所在地的山村里。
可他从监狱里出来之后变本加厉,根本没有去他外公那里,而是带着一群刑满释放人员回了这里,借口户口迁移没有征得他的同意,不断骚扰、威胁周围邻居和乡、村干部,霸占村上好的果园和山地,很多人都不耻他的行为,但这些家伙都是亡命之徒,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他早就相中了马小敏承包的果园,可马小敏因为请了一帮子内地民工帮他耕种,这些农民也很贴心,所以安国俊几次上门索要果园而没有得逞。后来,安国俊想了一个办法,把马小敏旁边的果园强行承包到手,任何借口水塘的水是公用的,村里并没有将水塘承包给马小敏,从而惹事生非,不但逼马小敏就范。昨天只不过是平时冲突的一个缩影,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不但没有赚到便宜,反而淹死了一个受伤的人。
于是,他们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将那个死者埋葬在马小敏的果园里,并以此为借口达到侵吞马小敏果园的目的,不只是达到逐步蚕食的目的。
面对安国俊等人的无理要求,虽然肯定有人很不忿,有人很可能愿意为马小敏出头惩罚安国俊等人,但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如此大的动静,更难以想象他很枪杀这么多人。再说,他的枪支、弹药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这根本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做到的。”
郭拙诚说道:“这件事肯定是有预谋。虽然昨天的打架是偶然的,淹死一个人也是没有人预料的事,但我总感觉这个凶手为此筹备了很久。那个射击孔你也看见了,砖头也许是今天才撬下的,但砖缝里的石灰可不是今天才脱落的。那个高度很合适,凶手恰巧撬到了石灰脱落的砖块,是不是太巧了一点。”
第1275章 一线曙光
孙兴国说道:“对于这个我们也进行了分析,并询问了马小敏。马小敏说不知道这个情况,那些都是聘请的农民住的,他几乎从来没去过。而那些农民却都是流动的,像现在农忙的时候,这些人就被请来过来,等到农闲了,他们就会离开。而且每一批聘请的人未必相同,谁在那里撬开了砖头,谁在那里查勘了地形,根本没有人清楚。”
郭拙诚苦笑道:“巧合这么多,就偏偏没有线索,还真是奇怪。”
孙兴国也摇头道:“可不是吗?每一个步骤,没一个动作都不寻常,可就是让我们毫无头绪。就说那三根导线吧,从那栋房子接出来,一根搭接在桥上的金属扶栏上,一根扔在水里,一根放在泥土上,形成闭合的回路,能够造成最大的电击效果,根本不是普通农民能懂的。
而且我们仔细查看了在配电板上的接头,根本就是专业电工做出的活,连接头都是用钳子弯成了圆形,很标准的原形,没有两年以上的电工经验,根本都弯不成那么好,更不可能一步到位正好可以与那个接柱螺栓吻合,普通人都要不断调整,圆弧上会有不少钳口留下的刮痕、压痕,可是三根导线都没有,都是那么完美、标准。”
郭拙诚突然笑道:“按你这说法,这个凶手似乎是美国高级特工啊,否则的话,怎么这么厉害,呵呵。”
孙兴国一愣,脱口说道:“特工?……特工。”接着,他自言自语地说道,“会不会这个人以前干过特工,或者是曾经干过特战部队?”
郭拙诚说道:“你看看,你的汇报都变成了我们研讨案情了。我可是随口瞎说,你可不要钻牛角尖……不过,说到这里,我倒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谁在这次事件中获利最多,谁就最有作案动机。一个处心积虑做出如此大事的人,肯定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或者说他这么做,这么冒险,是有值得他冒险的理由,所谓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
孙兴国说道:“这不是普通的情杀,也不是简单的促发似凶杀,而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残杀,肯定是为了什么目的,我们也从谁收益最大,谁的嫌疑最大。可是,我们分析来分析去还是想不出是谁来,因为这个风险太大太大,根本没有什么收益能与之相提并论,无论是果园也还,还是水塘也好,根本就值不了多少钱,不说牵扯出这么多人命,就是亮出枪支,这个代价就不是一片果园、一块水塘能比的。只要被我们公安机关抓住,凭窝藏枪支弹药就能判刑好几年。你说,一片果园、一块水塘能赚多少钱?”
郭拙诚也静下心来,说道:“是啊,一片果园一年到头除出人工费用和生产资料费用,也不过能赚一万多元,最多三四万元。一年收入三万元在内地确实是很多,能够过着幸福的日子,可是在琼海岛却并显得多,不说那些铁路建筑人员特别是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月工资早就超过了万元,现在好多企业员工的月工资也是四五千,一年的收入就是五六万元。真要想赚钱的话,还不如到三丫市、海卡市租门面做生意,或者到大企业去应聘,根据他这些本事,找一个六千元一月的工作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