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个时候,郭拙诚才明白眼前这位科学泰斗是如何的牛叉:一个重生来的,带有前世知识的他竟然在钱教授面前只能甘拜下风。幸亏他前世重点研究过工控机,幸亏钱学森在软件编程方面不精通,否则他真的只能接受知识,只能老老实实地当学生。虽然能够当钱学森的学生很值得自豪,但现在还是平起平坐为好,因为郭拙诚志不在此,他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来,而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些东西、某些方面而来。
对于贤圣同志亲自交待的,要求他向钱学森汇报相关科研项目的撤留建议,郭拙诚只是在讨论结束后讲了二段“故事”给钱学森听。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战争的,郭拙诚用的蓝本是前世美国发起的打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内容是一个科技强国如何在战场上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电子干扰、电子预警机、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超视距战斗机等等尖端武器装备,如何在短时间里打垮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强国。
这个军事强国直到崩溃后,还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几乎是做噩梦一般,强大的坦克部队很快就被消灭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瞬间就被摧毁了,有价值的军事设施和重要的民用设施眼睁睁地在面前灰飞烟灭……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人民生活的,郭拙诚用的蓝本是前世普通人的生活。人们居住在以高楼为建筑主体的小区里,家里的私人计算机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上传文件、下载信息,坐在家里就能看新闻,看电影。客厅里是带微处理器的电视机,旁边是程控电话,车库里停的是带计算机处理器的小汽车。行走在路上,人们用移动电话……便携式无线电话跟朋友随意进行通话……
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描述了一段科幻场景。
让郭拙诚奇怪的是,在学术上异常严谨的钱学森脸上竟然没有任何反感,反而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点了点头,就如听学术报告似的。
讲完,郭拙诚忍不住问道:“钱老师,难道你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
钱学森笑道:“你刚才说了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呵呵。不管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这一切都会成为现实。在这里,我得真心地对你说一句:谢谢!你刚才的描述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肯定能让我们科研人员少走很多弯路。
你说的第一个场景,并非天方夜谭。精确制导武器并不是新奇玩意。在越南战场上,美空军空袭越南清化大桥就是激光制导炸弹运用的典型战例。清化大桥位于河内以南112千米处,是从河内通往越南南部的铁路、公路必经之处,在1965-1968年的4年里,美空军曾出动数百架次飞机对其进行轰炸,结果桥梁不仅没有完全被摧毁,美军还损失10多架军用飞机。直到1972年,美空军仅仅出动了几架飞机,投掷了十几枚激光制导炸弹,就使得清化桥梁被彻底摧毁。
就是我国,现在也有激光制导炸弹,虽然效果没有预想的好,但原理已经知道,只是提高产品质量而已。你说的电子干扰、电子预警机我们也听说过,电子干扰无非是发射垃圾噪音将真实的信息给淹没,电子预警机则是把雷达搬上飞机,减少地球曲面对雷达波的影响,让雷达的作用距离更远。当然,简单描述很容易,真正做出来却很难。但至少不会让我觉得很科幻。
武装直升机不用说,我们都见过。而你所说的超视距战斗机应该是通过雷达寻找视距之外的敌机,然后用空空导弹将敌机击落在视距之外,或者对视距之外的地面目标用制导武器或空地导弹进行精准打击,这个不难理解。
至于巡航导弹,它的历史更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就开发出了v-1巡航导弹,用于袭击英国、荷兰和比利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还作为美国军方代表考察过德国的巡航导弹实验室和试验场。
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等国家都发展了巡航导弹,第一代巡航导弹在五十年底淘汰,现在发展的是第二代,如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苏制舰载ss-n-2巡航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开创了用巡航导弹击沉军舰的先例。
美国巡航导弹的研制体制更完备、技术水平更高。如果我们掌握的情况没错的话,波音公司早就进行ag-86a巡航导弹的研制,1976年进行了样弹试验。但因美国空军决定发展射程更远的ag-86b,使得ag-86a巡航导弹在1977年6月终止研制。相比前款ag-86b空射巡航导弹加大了燃料箱容量,重量更大,射程更远。根据进度推算,这款新的巡航导弹应该在最近进行了样弹飞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