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拙诚回答道:“反正往上级找就是。肯定能找到相关负责的领导。”

赵启东信心不足地说道:“这可是没有过的先例啊,我担心很难批准。”

郭拙诚说道:“难说,但我们不努力去试的话,肯定不可能出现。”实际上,郭拙诚知道有一个样板即将存在:那就是探圳市!

探圳特区是今年8月26日批准设置的。到明年8月探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对这个特区的相关优惠政策很快就会出台。

凭借星火计算机在美国的成功,郭拙诚相信随着大量的外汇进入中国,中央领导人肯定会对滇南大学计算机系更加另眼相待,如果郭拙诚适时提出计划,科学地规划将来的这个科技示范区,有探圳这个样板在前,得到中央的批准估计并不难。

探圳特区的建立是为了打开一扇窗口,以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郭拙诚预想的这个示范区显然走在探圳特区前面,国家没有反对的理由:外资已经开始陆续注入,国外的设备和技术人才也将逐步进来。

在郭拙诚心里,他希望在滇南省省城这里建设一个数字城,之所以选在交通不便的滇南省而不是交通发达、科技水平高的沪海市或者离京城不远的卫津市,他显然有他的想法:

第一,当然是为了保密,地区越偏僻,保密性自然更好。

他计划将脑海前世的知识逐步拿出来一些,用于计算机的升级,如增加软盘驱动器、音响,将来增加到研发计算机网络,甚至将发展到进行互联网研制,这些都是未来的金矿,事先不保密不行。

虽然前世的他并不精通这些,更不是it方面的专家,但他强在使用过,而且使用过多年,加上他本身就是搞技术出身,对电子产品比普通人了解深得多,至少能将很多产品的大致功能清楚地说出来,至少可以给研制人员提供思路、提供创意,也能确保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不发生大的偏离,减少甚至避免科研人员走弯路、走错路。

一旦某一个或两个领域取得了进展,就能赚取大量资金,就能储备大量的人才,这样一来还可以向其他领域发展,如开发专业领域的单板机、工控机,甚至可以研发程控交换机,进而向b机、大哥大、gs手机等方向发展。

有了资金、有了人才,又有什么奇迹不能发生呢?

他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不能给这些领域的专家具体的设计建议,但他相信科研人员一定能从他这里得到启发。人们都知道,科学有时只要有一个创意、一个思路甚至只需简单的提示就能前进一大步。

他甚至有信心预言:将来的中国不会永远跟在外国人的后面追,不说超过美国人的技术水准,至少可以与他们并驾齐驱,与美国一起分享科技腾飞带来的红利,而不是前世那样几乎让美国一家独享。

第二,郭拙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希望。他希望将这个示范区放在西南省份、放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后,能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在他想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都是不一般的低,沪海市虽然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但与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是低得不能再低,工人的平均工资也只有四十多元。至于技术人员,就是沪海市也一样是分散的,无法形成拳头。如进行大规模的研究,都是由国家出面召集全国的著名进行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