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黄副总工带着一个孩子在车间里走动,好几个工人都注意到了他们。几个没事做的工人还跟了过来。这些工人并不知道发生在外面车间的那件事。
痴迷于技术的黄副总工没有理会周围人的反应,他动作迅速地从旁边帮来一个零件箱请郭拙诚坐下,自己则蹲在郭拙诚旁边,如好学的学生一样看着郭拙诚,嘴里同时问道:“要不要图纸,要不要铅笔?”
郭拙诚说道:“暂时不需要,如果我说出来你觉得有道理,我们再去画图。”
黄副总工连忙说道:“好,好。”
郭拙诚没有急于说如何改良现在的发动机,而是好整以暇地说道:“黄总工,我先给你说一个故事吧。”
郭拙诚想说什么,黄副总工都不敢反对,虽然他心里只想这个小孩子马上把那个将功率增加百分之五的方法说出来。
现在很多有技术的专家被打倒、被驱赶出军工厂,所有技术员时常都要参加各种政治运动,真正沉下心来搞技术的凤毛麟角。这些留下的人同样还担心被戴上资产阶级权威的帽子,没有多少心思用在技术研究上。
第74章 移花接木
因为没有人潜心技术,所有工厂生产的无论是零件还是部件或整体,都很难达到严格的技术要求,加上其他工厂供应的材料也越来越不过关,导致军品的质量严重滑坡。
现在坦克发动机功率能达到标称功率的百分之八十就算不错了。
因为坦克的质量实在太差,部队训练时它们常常趴窝,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让军队领导异常恼火,军队自然不愿意接收这些让人侍候的老爷。
这样一来,工厂的订单大量减少,工厂的效益更加低下,更加不愿意投入资金研究,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差……以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本来的历史上,这种情况维持了很久,军品的很多问题在中越边境战争中集中体现出来:炮弹不能爆炸、步枪卡壳、坦克开不动。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里有一个这样的镜头:无后坐力炮手“小北京”因为炮弹哑火而牺牲。
这种情况一直到84年前后才逐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