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大力开展飞行员培训和通用航空人才教育,改革飞行员的培养机制,加大飞行员培养力度。针对通用航空运营企业急需的管理、维修、飞行等人员的后续教育,组织培训,提高通航整体管理水平。
三要调整通用航空市场准入办法,降低准入门槛,以鼓励全社会投资通用航空业。未来应进一步对现行的通用航空市场准入机制加以改革。
四要废除具体作业任务审批办法,减少行政干扰。建议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审批的事项外,今后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对于通航作业飞行应不再实行任务审批,而是依据法规对其经营活动实行事后监督,以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
五要成立通用航空协会组织,搭建政府和企业沟通桥梁,也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加入,让通用航空真正圆草根阶层的航空梦。
张胜利听完如梦初醒,原来以为自己准备多时,说服杨星合作手到擒来,没想到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如此广泛,不是简单有资金就能解决的,只是现在骑虎难下,只能继续老实听杨星讲解,否则他买回来昂贵的波音bbj飞机只能在地上趴着,无法飞上蓝天。
第七百四十八章 海南航天航空产业园
目前国内通用航空现状是“买飞机不难,飞起来很难;买得起飞机,养不起飞机。”据说有国内富翁买了飞机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一直无法飞远,一气之下干脆成立一个航空公司来专门解决这个问题。这虽然是极端例子,但也足以提醒张胜利,想在国内推动通用航空,不是单凭热情和资金就能行的。
杨星解释他的航空公司能够获得成功只是个特例,并且现阶段业务主要集中在货运上,虽然是打算筹建廉价航空公司,但营运本部还是设在香港,就是想饶开国内诸多航空管制措施,未来发展情况还要看国家政策,是典型的骑驴看唱本,走一路看一路,就不要做一夜之间国内放开低空航权,大家开着私家飞机遨游蓝天的梦了。
当然杨星给张胜利泼了一盆冷水,还是要给他希望,指出就目前来看,比较靠谱的办法是先在国内几大国有航空公司下属的公务飞机公司过过私家飞行的瘾。这几家公司都从国外购买了一批公务客机提供给高端客户,比如大名鼎鼎的湾流、豪客和波音bbj等。
杨星这次筹备的廉价航空公司,也是和海南航空公司合资才能获得国内航线运营权的。作为国内唯一的全股份制公司,现在中星成了海航的大股东,为了感谢杨星在海南国际旅游岛项目上的贡献,海航默许中星对其经营有很大发言权,张胜利只想要显摆,海南航空下属的公务机公司和他旗下香港星海商务航空公司都能提供给他豪华公务机充场面。
海航下属的金鹿航空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公务航空公司,单纯享受一下电影里坐着自己飞机四处旅游的服务,完全没必要购买自己飞机,可以直接租赁该公司飞机。杨星还给张胜利指出,即使是自己买飞机,交给金鹿这样的公务机公司帮忙维护打理,需要时让航空公司出面办理起飞的一切手续,能让人省心不少,完全不必为漫长复杂的审批手续和爱机停靠保养烦恼,这也是世界大部分富豪使用私家飞机的惯例。
这也是杨星亲身体会的经验,当初买了好几架私人飞机,因为航空管制无法在内地几大星城机场停靠,只好全部落户在香港。香港采用国际航空业标准的公务航空模式,可以自主确定航线和飞行时间,实现任何时候从任何机场飞往任何机场。后来公司规模扩大,集团公务飞机数目快速增长,为了满足需要,星海航空干脆收购了香港一家私人飞机服务公司,专门为集团高层提供公务飞行服务,这就是即将成立的星海廉价航空公司前身。
杨星告诉张胜利,飞机这东西很娇贵,国内买飞机还要缴纳大笔关税,是国外飞机价格的几倍,这么豪华的飞机停在机场上任它风吹雨打恐怕也没人肯干,那就需要一整个服务团队对其进行维修保养,目前在国内只能是挂靠在某家航空公司下才能做到,张胜利真买了波音bbj客机,能达到他要求的地方只有俩个,海南或者香港。
改革后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国内开始涌现出一批身价不菲的航空爱好者,九都和海南在开放航权实验时,都以他们为目标成立了一批经营航空教学和旅游的航空俱乐部。尽管成为其中会员的价格高昂,并且大部分时间只能飞飞几座小飞机或是旋翼机,但依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报名,而每天排队报名,只有上天十几分钟时间观看风景的游客更是当地旅游业一道靓丽风景。
国内几个有航空基础的城市都提出建立航空和产业园和开放低空航权实验区的要求,国际上认为人均gd达到4000美元就是通用航空发展的基本条件,现在看来,国内不少地区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都以成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也是为什么有富豪撺掇张胜利来让杨星出头了。
既然有了经济基础,一直致力于吸引高端旅游客户的海南无疑对推动通用航空最热切,期盼推动省内通用航空发展,可以让航空航天工业成为海南新的经济支柱。航空界普遍有个认识,认为大飞机和干线航空是国家行为,通用航空发展则多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行为,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区域性产业形态。发展通用航空的好处大多会留在地方,如增加地方税收、促进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同时航天航空工业属于典型的高科技行业,对高素质人才吸引力很强,同时获得国家相关政策倾斜名正言顺,可以大大缓解海南目前重工业缺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