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而言,外企在中国境内的资产、收益等等都以人民币记账的,但外资国外总部的投资记账货币一般采用的是美元欧元等外币。人民币升值虽然使外企在中国的运营能享受到一定汇兑收益的好处。但大部分投资在中国的外企都是实业企业,实际上对于汇率大幅度起伏并不喜欢,毕竟他们在国外购买材料零件能享受到人民币升值优惠,可一旦人民币贬值,成本上升而出口价格也会上涨,导致订单取消,这就会使其在中国取得的收益大打折扣。
出于稳健考虑,一般外企宁愿放弃升值时候的收益,换取贬值时候的不亏。其中采取的一个办法,就是让境外母公司直接投资人民币。这样人民币升值,资产、债务同增,反之同降——不因汇率波动而盈亏,这样公司就可以专心于经营,不为汇率波动分神,“点心债券”就相当于一个重要的金融稳压器。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这次为首批发行“点心债券”的外企提供了一个相当优厚条件,那就是允许外企发债本金可以调配回境内使用。这可是破天荒之举,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违背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初衷。因为外企发债本金不必在境外闲置,相反可以用于刀刃,回馈国内企业。如果谁都可以在香港以这么低的价格发行人民币债券,然后自由调回境内使用,即使存放银行收取利率都可以赚取无风险利率差,那简直是挤破头都要来参加了!
国内外企业如果都这样依葫芦画瓢,会导致大量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势必增加境内人民币流动性,加大通胀压力,最终甚至会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反转。而相关监管机构允许这样做,是反复衡量利弊后才下的决定。主要原因是外界对“点心债券”还有疑虑,为了给投资者信心,对允许首批发行点心债券的企业都经过了严格挑选,不但在国内投资多年有良好信誉,还是拥有相当国际知名度的外企。
以他们的名义发行“点心债券”,是借机“推销”人民币,鉴于人民币现在在世界上的已成为许多境外金融机构瞄准的热点,所以消息传出没多久,国内不少知名外企和境外大的金融机构都纷纷派人,找上几家主要外币监管机构游说,国家外汇管理局就是首要公关对象。
知道历史的杨星知道国内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决心不会动摇,毕竟当一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时,其基本货币成为国际通行硬通货和储备货币是必由之路。所以当初他故意把主意泄露给郑飞龙,让他借此一飞冲天。他并没有后悔,他本人光环已经够亮,没必要多增添一道。现在看到郑飞龙侃侃而谈点心债券的优缺点,不得不承认,时势才能造英雄啊。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香港借人民币境外中心机会巩固自身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杨星这两世都知道的差不多了,这次他来找郑飞龙,除了和他泛泛而谈这件事外,是有自己的目的,叙完旧后,他就直接问起关于上海联合期货交易所新预备推出的黄金和石油期货的交易情况。
去年他就把目光投到了国际黄金市场上,那可是黄金万两之地啊。通过在南非购买金矿和入股南非标准银行后,他已经成为世界黄金市场大玩家,而且得陇望蜀,还想借助罗斯柴尔德家族力量获得制定世界黄金价格的五大金行之一位置。此时国际金价经过整个90年代的长期低位徘徊,欧美央行成批出售库存黄金更造成金价大幅下跌,整个黄金市场正处于的阶段,他此时大笔吃进国际市场黄金,对稳定市场和抬高金价都大有好处,等未来金价大涨那可是一本万利。
去年底,一直拖着不肯松口,以罗斯柴尔德银行的为首的四大金行终于有了松动,同意用第五家金行代替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但也提出条件,不能再接纳新的大银行,顶多允许由黄金基金、黄金生产商和商业银行以及黄金大买家组成的联合财团顶替。这是用掺沙子的办法来降低第五名竞争者的实力,其他四大金行仍旧占统治地位,罗斯柴尔德他们这是老谋深算之举。
但这个结果令杨星非常满意,他知道欲速则不达,单凭他和南非标准银行的实力,想要成为五大金行之一的确困难,但现在允许第五大金行股权分散,那么他吸引国内、香港、东南亚华人资本加入就顺理成章,国家外汇管理局一直有意将外汇储备中一部分美元债券更换为黄金储备规避风险,自然也是幕后积极参与者之一。
而一旦得到伦敦黄金定价委员会席位后,国内黄金价格和国际黄金价格必然要挂钩,各种围绕黄金的金融业务也将成为新的理财手段,开通黄金期货就势在必行。前世里上交所在08年才开通黄金期货,当时黄金价格已经涨到一个很高价位,国内投资者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而此时开通的话,会随着美元和石油价格暴涨,必然能让先期投资者大赚。在国内从众的心理下,能很大程度吸引流入炒房、炒股甚至炒大蒜、炒姜的社会闲散资金,缓解国内金融改革压力,也为国内不少富裕人群提供一个更稳定合理的理财手段。
第七百三十五章 黄金期货
2003年国内gd增长重回两位数的增长区间,但随之而来的老问题,经济过热又开始出现了苗头。2003年以来,国内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陷入混乱,为了稳定人心,政府频繁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从严从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入手,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
200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提出为防止经济过热展开金融调控,主要对过快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控制,进而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这个文件对房地产业界的触动很大,导致了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炒房之风暂息,社会闲散资本从炒房团手里大规模转移到它处。
可是鉴于国内投资渠道少,资本实施管制的现实,这些投机资本想跑到国外去风险太大,而国内股票市场此时正深陷2001年以来的大熊市,上证综指已经跌倒1300点左右,股市大小非的传言让投资者实在不敢出手,被逼无奈之下不少人只好选择一些偏门项目操作,比如古董、普洱茶甚至文玩核桃等,造成这些投资品的价格飞涨,很是在社会上热炒了一阵。
但这些投资品都有共同的特点,不是不好估价变现困难,就是市场容纳有限,盘子太小并很容易遭受政策变化而起伏波动。看来看去只有期货交易方兴未艾,特别是中央同意在上海启动联合期货交易后,全国的大宗商品和资源类商品都有了投资套利和保值的机会,成了新一轮投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