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杨星的鼓励得到了现场大部分人的认同,一同参会的海南政府官员当即表示愿意向中央请示,在洋浦或海口建设一座a1000反应堆的核电站,除了解决电力紧张情况外,他们还看中了核电站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因为这样能大量吸收当地劳动力和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发展,由于核电站本身就能得到国家专项补贴,而采用a1000反应堆这种实验技术更是能得到专项拨款,人财两得使得海南政府几乎没有阻力就让引入新核电站方案到了通过。
倒是接下来对于选址在海南建设第四代实验性超高温气冷反应堆,有些让在场的人拿不定主意。相比三代核电技术,四代核电大部分还是概念设计阶段,1999年美国人提出后,国际上对其发展方向和各种技术的优劣都存在很大争议,目前大家觉得比较有前景的是六种核电技术。
第四代核反应堆包括三种快中子堆和三种热中子堆,三种快中子堆分别是带有先进燃料循环的钠冷快堆、铅冷快堆和气冷快堆,三种热中子堆分别是超临界水冷堆、超高温气冷堆和熔盐堆。其目都是想大幅减少核废料、更充分利用铀资源、降低核电站建造和运营成本,以及更好控制核扩散,增强安全性。
在这方面,杨星带回的苏联密档帮助很大,中央于去年启动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第四代核电技术作为重大专项项目,投入决心和资金都不小,目前在超高温气冷反应堆和快中子增殖堆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其中更是以超高温气冷反应堆的进展最为顺利,已经走出实验室,准备实现商业运营,并网发电了。
经过手下的科技扫盲,杨星知道这超高温气冷反应堆并不是前世网络上广泛流传,号称国内最新款核潜艇的新动力装置。其实只要想想水冷和气冷的效率就知道这个反应堆的重量和个头绝对不会小,不可能装在斤斤计较,体积狭小的潜艇上。
我国之前选择发展的石墨球床气冷堆就像一个烧核燃料的煤球炉子,里面用石墨外壳包裹的核燃料小球堆积在一起发热,然后利用高压氦气通过带走热量发电,不过引入苏联技术后,把有危险性的石墨核燃料小球换成了柱状外观,增添了更多安全性。
国家正在考虑选址建设20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但在场专家对这项新技术也有争论,让海南的官员也有些彷徨,偷偷求助于一旁的杨星,杨星只在纸上写下了“该项目被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海南需要更大的名气”这句话递给他们,让他们恍然大悟,立即站起身来拍胸脯,保证即使自筹资金也要上马该项目,文仁贵虽有些诧异他们的热情,还是顺水推舟同意了向中央请示后决定。
第六百九十四章 物联网
对于杨星积极支持海南争夺三四代核电站落户本省的作法,杨星在随后召开的中星集团年终大会上专门谈到了原因。明面上,引入核电站建设是地方重大投资项目,作为休戚与共的投资大户,中星当然想在其中分杯羹,顺应中央政策创造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为企业寻找商机。
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明显加强了对于民生问题和科技的关注,从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发展观”就能听出来,以人为本和以科技进步支撑社会发展正成为社会统一认识。前任领导曾多次提到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更是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在不断学习当今最新技术知识的同时,推陈出新,加大创新力度,从学习型社会向创新型社会转变的口号。
理论还要联系实际才行,中国制造业经过不懈努力,正处于一个冉冉升起的最好时期,已经具备超越日德两国,挑战美国世界第一大制造大国的实力。可仔细研究中国制造基础的人都会发现,我们是典型的大而不强,许多制造业务只是简单的来料加工和组装,稍好一点的也是模仿仿制大于创新,真正属于自己的看家本领实在太少,所以国内产业界很早就提出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的说法。
中星集团这些年正是为此目标孜孜不倦的奋斗者之一,现在中央属意海南建设新一代核电站,正是想为工业基础薄弱的海南增加一个新经济点,而核电属于新能源,同海南追求的绿色生态和谐的国际旅游岛风格非常一致,至于发展核电的危险性,正是需要由三、四代核电站来解决的,不能因为一时的风险就否决这个新项目。同时为了发展新一代核电站,中央势必要对选址地区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为什么不帮助海南政府积极争取呢?
同样的道理,中星集团这些年的超常增速,大部分来自于集团的研发和创新,拜杨星这位“先知”的功劳,中星集团在许多领域没有走弯路,而是直接瞄准了今后会大放光彩的许多国际前沿尖端科技,靠着先发优势,才在众多竞争者的较量中略处上风。但是杨星深知花无百日红的道理,他的重生优势是有期限的,只凭一己之力并不能保证中星能永远一帆风顺。
所以他一直要求集团加大研发力度,并在内部保持浓厚的创新环境,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对于星斗研究院和各公司研发经费的拨付从来都毫不吝惜,最高时达到了利润的一半,几乎是同等企业的几倍了,后来被杰克·韦尔奇给降低了,说是实在太疯狂,还是要有个合理限度,杨星还被公司内部冠以“技术狂人”的称号。
他还在公司内部鼓励“失败文化”,让任何员工都能把天马行空的想法反馈到集团高层而不受追究。同时设立了失败大奖,鼓励员工大胆把想法化为实际成果,即使失败也能获得宝贵的经验,现在公司内对任何新颖的点子都能做到及时记录研究,许多让集团获益的大胆创意就是这样的员工脑力激荡中诞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