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现行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不合理,中国钢厂处于先天被动地位。日本、欧洲钢厂与铁矿生产商有长期投资合作关系,涨价大多是左手换右手,带来的投资收益能够部分冲销铁矿石采购成本的上涨。日、欧钢厂产品又多以高端钢材为主,产品附加值高,对铁矿石涨价承受能力强,但大多数中国钢厂不具备这些条件。
中国又未能与其他国家钢铁企业达成攻守同盟,一对一谈判中,铁矿生产商总会先考虑绕开中国,与谈判阻力较小的日、欧钢厂先达成协议,所达成价格常常高于中国的底线,迫使中国不得不接受。
“我在宝钢干过,宝钢完全接受的是日本人的技术和设备,并且几次扩大产能都是邀请的日本人投资,三井物产就是宝钢的最大股东之一,宝刚还和它签有长期船运矿石合同,外界都把宝钢视为三井的关联企业。而三井又是铁矿三巨头的投资方,这其中的利益纠葛很难让人相信宝钢会完全照顾同行的利益,只怕是肉包子打狗,明年肯定又要涨价。所以我有些佩服你和荣明友先生的眼光,早早在澳大利亚买铁矿,现在自建钢厂就不用仰人鼻息。”
杨星笑着答道,“游老言重了,你这么看得起我们,我也要给你面子,我回头和属下商量一下,的确没道理放着自家矿石不用,老是进口,可以在冶炼设备上动动脑子。另外对于这个铁矿石谈判,我倒有几个想法,提出来请你们参详参详。”
第六百六十二章 30亿吨大铁矿
杨星笑道:“其实我请大家来,就是想找主意来解决国内钢铁企业今后长期受制于进口铁矿石,在铁矿石谈判里位居下风的问题。之前我和荣老合作在澳大利亚收购矿山,又建码头又修铁路,就是为了打破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这‘两拓’垄断当地铁矿石出口的局面,现在虽然略有成绩,但还是势单力薄。”
“不过现在有一个大好机会能够让我们突围,我这里可以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希望暂时能够保密,我们前不久在皮尔巴拉地区探测到了一个特大铁矿,预计储量高达30亿吨!”
游四海和闻语听了差点跳起来,要知道现在西澳大利亚地区的铁矿石产量才不过亿吨,如果杨星的话属实,仅凭这个铁矿就能喂饱国内钢厂好几年的胃口,对于两拓的垄断无疑是致命一击。
曾经的历史上2003年才成立的fg公司就是在两拓眼皮底下的两大公司矿区间的空白区域发现了这个特大铁矿,并凭借该矿迅速成长为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商,后来国内钢厂为打破两拓和巴西淡水河谷三巨头在铁矿谈判中的垄断地位,也主动和fg公司签署长期合同,想以此增加谈判筹码,但动手太晚,几番努力仍旧没有挽回不利局面。
但现在可不一样,此时国内钢厂和三巨头的博弈刚刚开始,要是能在这个时候由国内资本控制住这个特大铁矿,真要能得手,三巨头的攻守同盟就会自动瓦解。游四海和闻语兴奋得端茶杯的手都有些颤抖,刚才的沮丧情绪一扫而空,觉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着杨星的眼光也越发不同,特别是游四海觉得要让自己背后的势力多多结好这个年轻人,他的运气真是好到逆天,一动手就发现了如此大的铁矿,但眼光也的确长远,竟然在几年前就布局澳大利亚。
“当初开发皮尔巴拉铁矿时,我就跟荣老说过,这么大的盘子我们独吞不下来,所以才广邀江浙闽几省民间资本介入。现在三都澳那里的千万吨级钢厂正在建,洋浦的钢厂也马上开工,这时候如果把这个消息放出去,保证还能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入。我就是想让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和中钢协方面出面协调,让大家抱团入股,打破铁矿石谈判三对三的传统方式,让开发这家矿山的企业成为第四个巨头!”
闻语和游四海闻言都是眼前一亮,对呀,世界铁矿石谈判形成机制已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日本、欧洲钢厂与铁矿生产商有着长期投资合作关系,涨价大多是左手换右手,这对后来参加的中国钢铁企业来说先天就处于弱势谈判地位,既然暂时不好掀翻桌子另开一局,那就不如拉更多的玩家来一起参与,这总比几个人就把规则定下要好得多。
游四海考虑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听你的意思,似乎不太欢迎国内大钢厂入股,你这样积极吸引民间资本,为什么不直接让国内几家大钢厂参与,他们实力足,采购量大,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杨星却摇头表示反对:“我为什么请你们而不是直接找那几家大钢厂,就是不想让此事染上太重的国企色彩。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厂,对内都有自己的进口渠道,无论是进口铁矿石还是用本国铁矿的能力都比民企业强得多,没必要去锦上添花,反倒是能给民企雪中送炭,还能让人记得你的还好。”
“何况游老不是也说,类似三井物产这样的日企插足国内大钢厂不是一两天了,到时不要给日本人做了嫁衣。钢铁国企又是各地纳税大户和工业基础,上层人事安排权谋很重,不像公司更像政府部门,万一让他们参股进来,搞政治高于经济那套排挤我们怎么办?”
这话说的非常诛心,但确是一针见血,游四海还想申辩,杨星抬手继续说道:“另外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这个铁矿毕竟在澳大利亚境内,我们必须要考虑资本主义政府对中国国企的偏见。”游四海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终于什么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