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对于宗教事务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做生意做宣传很有心得,世事万变不离其宗,他也就大着胆子谈了谈自己的看法。道教其实在不断沿袭传承中吸收了不少中国传统儒佛家文化中的东西,这也是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一个特点,其他宗教也从别的宗教中借鉴了不少,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传承至今,道教是国内少有完整保留中国传统习俗文化的宗教,这从道士的打扮就可以看出来,一身青色长袍,头戴道观或者挽一个道髻,手拿浮尘几乎是每个中国人心目中道士的形象,其实这也是明代以前汉人衣冠的最直接体现。
而随着改革开放,国外金钱至上的风气逐渐侵蚀了我们的社会,中央对此也有察觉。但是传统的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成效不大,就有人就提出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加以对抗金钱功利主义,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国学兴起,而宗教文化里导人向善,注重心灵修养的部分也被挖掘出来。而道教作为保留我国传统文化最完整的一支,如果能顺应时代,融和现代文化元素加以改良,未尝不是条让道教重新兴起的新路。
这已经有先例可惜,香港黄大仙庙办的风生水起,主要就是因为公开开放,肯于承揽广大香港市民日常风俗活动生意,97年黄大仙祠被香港特区政府批准为首个法律认可的道教婚礼场地,更是开了道家婚礼的先河。杨星的老朋友汪云起醉心于振兴国学,杨星就撮合他们一起为宣传道门出谋划策。而杨星这次订婚宴,无疑就是实践他们想法好平台。
海南人口单薄,道门不显,当地人更喜欢敬拜妈祖。但并不意味海南这里没有道教基础。海南定安县文笔峰的玉蟾宫号称“南宗宗坛”,供奉道教南宗实际创始人、南宗五祖白玉蟾。
道教南宗兴起于两宋时期,是以内丹修炼为主,以雷法行持为辅的道教宗派。杨星的龙虎丹鼎功就来自于南宗的道藏,这次洪丹阳南来,给杨星主持道教婚礼还在其次,主要目的就是以玉蟾宫为起点,在海南和香港等地大力推动道教革新措施,广收门徒,由此再在南方推动道教宗庙建设,弘扬道教文化,振兴道门。
早在杨星订婚宴之前一个多月,洪丹阳就来海南观察当地的道教基础。海南虽然人口单薄,但是香茗信奉各种原始宗教的人不少,洪丹阳就想让他们的原始信奉神戴上道教众仙的头衔,让他们归于道门门下,这种手段在历史上的宗教传播中屡试不爽,反正道家神仙众多,要是可能,洪丹阳最想把妈祖纳入道门,只是这争议很大,只能徐徐图之。
这次为自己徒弟主持道教婚礼,正是个大大宣传新道家的好场合,杨星请来的宾客大部分非富即贵,想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他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操办。道教订婚礼最接近中国唐代婚礼仪式,虽然步骤繁杂,但热闹非凡。只见杨星披红挂彩,一身大红长袍头戴新郎帽,还骑了匹大白马,俨然一副戏文里状元郎骑马游街的装扮。
而他几十位新娘个个身着星美时尚根据古代宫装改良而成的历代新娘礼服,一眼看去龙凤褂裙和旗袍交映,唐式低胸装配上了明代的凤冠霞帔,虽然有些混搭,但道教婚礼也有大幅改良,对着装要求并不严苛。倒是满座宾客看着新娘子那一身身古装服饰现代版眼花缭乱,赞叹不已,很多人都觉得明年会流行复古风,众多美娇娘宛如开了场精彩的婚装发布会啊!
订婚宴上女方家人们看着这一幕,心里的怨气也算是消了大半。开始听见自家女儿要和如此多其他女人和一个男人订婚,他们都是觉得荒唐和愤怒。但杨星的未婚妻们立场坚定,去年杨星也拜访了他们,她们又不断给自家人打预防针,今天席上大部分未婚妻的家人都被拉了来,而杨星如此风光的大排场订婚,也让他们只好认可了现状。
其他人订婚男女双方的手续怎么也不会太复杂,杨星倒好,他呼啦啦一家伙带来几十位准新娘,即使不好通知官场上的朋友,但只凭他的关系,加上他承诺包揽所有参会人士差旅费用,来的亲朋故旧加上一群手下足足有几百号人,把公司在博鳌玉带滩海边修的大型订婚会场塞得满满当当的。
经过一番手续繁杂的订婚手续后,整场订婚宴达到了高潮,轮到杨星送出男方的订婚礼了。只见他一招手,身后工作人员端上了一个个盖着彩布的托盘,随着一声令下,彩布掀开,顿时整个会场光芒四射,在场众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呼。
只见揭开布的每个盘子底部都是上等黑色天鹅绒,衬着上面一套完整包括项链、耳环、戒指在内的钻石首饰熠熠生光,项链和耳环上都由无数的无色钻石组成,这些钻石无论大小还是纯度显然看上去都是国际最高标准的珍品,但会场上每个人的眼神都盯着那些戒指上闪烁着各色彩光的硕大彩钻。
杨星送给未婚妻钻石,大家都不意外,毕竟钻石这东西在现代社会俨然已是男女之间定情的圣物。有时想起来这样一块小如米粒的透明石头,只是因为碳分子结晶体构造的独特性,获得了切割后对光线的强烈反射和折射作用以及超强的硬度,就被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成为婚礼中必不可少之物。
细想起来真是觉得荒谬,可由于西方钻石公司不懈的努力,它不但在西方获得了极高评价,代表了财富和奢侈,现在国内也接受了西方的观念,许多人开始对它狂热追逐,把它视为新收藏品和炫耀的资本。
中国人对钻石的热情是这几年才增大的,毕竟几千年历史中钻石从来没能动摇国人对于玉石和黄金的爱好。直到近代洋人击败了清廷,让我们对于西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畏惧和崇拜,逐步以西方标准来改变自己的审美情趣,而对西方最追捧的钻石文化也一并接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