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南和本土分开的琼州海峡虽被誉为“黄金水道”,却是东西长度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近30公里的一道天堑,直接使得通往海南的最短路途都需要侯船行船大概3个小时的时间上,再加上期间转运消耗的瞬间,海南运往大陆的通道问题一直是制约海南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宋代起就有远见之士谈起在广东和海南之间架起一座大桥沟通天堑的构想,建国后70年代周总理也曾委派过中央大员研究修建跨越琼州海峡的通道问题。海南省内为了摆脱岛内物资运不出去,岛外原料运不进来的问题殚思竭虑。修建跨海通道的想法成为历任海南领导魂牵梦绕的念头。现在听到杨星提出借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会上马跨海大桥,他们当然激动。
杨星看乌兰其和他属下激动地的脸色就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成功打动了海南主要官员的心,心里也算松了口气。一项政策的推出成功与否,最关键还是取决于具体执行政策的人。先前他的计划算是说动了乌兰其和那位省委书记,加上今天他的详细阐述,看来才把其他海南中高层官员的意见也都统一了起来。
只有取得内部一致,国际旅游岛的计划才能真正推开。当初阚东田为了执行九都未来发展纲要,可是大会小会开了一个多月才上报省里的。现在事关海南全省的未来经济发展转型,要上报中央同意才行,海南自己的内部决不能乱!
杨星这边已定下了以洋浦港和博鳌为起点,先在海南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种种措施,取得了海南官员的协助后,这些办法才能顺利的展开。并且现在大家也达成一致,在上报国际旅游岛计划是,要注意提出各项改革试验方案的时机。海南改革中很多事情是坏在欲速则不达上,这次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才是。
杨星特意在国际旅游岛计划中加上的把海南建成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这一条,现在看来海南这边也没有多大问题,不过杨星知道光是口头说说,并不能解决南海的问题,要抢先一步为今后南海的开发打造好海南这个后勤基地,海南基础建设必须加快,所以他干脆把他前世里停留在纸面上的海南琼海跨海大桥计划都抛了出来。
但修建海南跨海大桥可不容易,虽然听起来这的确是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但隔海造桥,从来都是造价昂贵工期长的大工程。国内第一条连接上海洋山港的东海跨海大桥,2005年才建成,造价70多亿元。而随后国内建成距离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造价160亿元,消耗钢材超过三峡工程的用钢量,技术复杂、工程浩大,创下多项世界纪录,花了足足五年才建成,可见建设和难度之大。
而海南这座跨海大桥因为地处外海,洋流条件远远超出了内海的杭州湾,杨星记忆里,为一步到位达成沟通海陆的目的,这座大桥修的还是公铁两用跨海大桥。而总造价则是杭州大桥的十倍,高达1400亿元!
即使刨除掉通货膨胀等因素,这座大桥现在要修也至少要花掉1000亿元左右,而工程款大部分只能由海南和广东两省承担,即使海对面的广东财大气粗也难以承受,何况是经济产值还不到广东十分之一的海南,所以前世直到杨星出事,海南跨海大桥都只停留在图纸上。
第五百二十章 树碑立传
杨星此时提前抛出上马海南跨海大桥的计划,除了想加快海南的基础建设外,还有给海南官员一个定心丸的意思在里面。此前他要投资博鳌和洋浦港,至少都需要花出去上百亿人民币,现在他更是自告奋勇提出高达千亿元投资的跨海大桥计划,他这个始作俑者肯定不会只摇旗呐喊,即使他只同意承担一小部分,对于乌兰其他们来说,都证明了杨星确实是把前途名誉都和这个国际旅游岛计划绑在了一起,大家的合作才能亲密无间。
不过对于承担跨海大桥的资金,杨星自认他的钱还没有多到供他如此挥霍的地步。他采用的还是提供给海南省一个类似修建山城轨道交通的bot方案。他认为海南官员要做好几条腿走路的措施,这个项目利国利民,完全可以取得中央财政支持。还可以和广东省、铁道部、交通部讨论,发行债券,甚至可以积极申请外援,比如利用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手中的外国援助贷款等等,多方出力来解决资金问题。
以上办法虽好,想打动乌兰其他们还不够,不过当最杨星掀开了底牌,提出可以说动香港三大主权基金在这项目上投资后他们终于答应配合。主权基金的投资方式往往和普通逐利为主的基金不同,他们不在乎一朝一夕的投资损失,而是放眼于长远的收益,期间还掺杂着许多政治考量。所以国际上著名的国家主权基金都倾向于投资发达国家的债券、蓝筹股票以及基础建设项目等。
香港三大主权投资基金成立后也一直在寻在有长期收益,利润不一定高但风险较小的投资项目,而海南跨海大桥无疑是个不错的目标。毕竟海南跨海大桥工程虽然建设和投资回收期会长达十几年,但有国家和海南、广东等省的财政保障,这笔投资的回收应该没有问题,而且作为沟通海南孤岛和内陆的命脉,跨海大桥的利润也是有保证的。
杨星此时提出让香港三大主权基金投资海南,当然不是突发奇想。这三大基金在前世里可是并不存在的,完全是因为杨星这只蝴蝶闪动翅膀给才出现的。不过作为一件趁手的金融工具,香港政府用了很是喜欢,在港币保卫战中大挫海外对冲基金的威风,把索罗斯罗伯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及时稳定了港币汇率,使得港币成为亚洲金融风暴中少数保持住了固定汇率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