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倒是很喜欢这个桥段,这在游戏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漫画里的表现形式也不够直观,在tv版动漫和电影版中,采用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永远打不死的反派,可爱又搞笑的造型,明明是坏人,偏偏又是那么有趣,非常符合动漫角色的设计规则。
之后的节目就有些平和了,采访宫崎骏,预告了一下口袋妖怪的动画。
采访中山隼雄,暗示即将推出另外一个版本口袋妖怪绿。
最后采访杨云,松本惠美问道:“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之前你不愿意选择三大主角小精灵,而是提出要求皮卡丘,是否表示你个人更喜欢它?”
杨云点点头:“在设计这款游戏时,我脑海中的第一映像就是这个黄色的小可爱。小智也表示了赞同,也许皮卡丘不是最好的小精灵,但它一定是最适合小智的忠实伙伴。”
第139章 拳皇的命运
松本惠美问道:“那么制作口袋妖怪前,你们是如何想到这个题材的?据我们了解,中国人对宠物收集并不热衷啊。”
这是实情,杨云点点头:“这其实是我们游戏制作企业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是属于全世界的。口袋妖怪的红版在全球有240万的销量,其中的40%来自日本以外的市场,我们相信,吸引人们去玩游戏,爱上游戏的,是游戏本身,而非它的制作者。”
游戏是属于全世界的,这是杨云最近才悟出的道理。
在做商业游戏时,比如说魂斗罗,背景故事是美国大片《异形》,主角就是一个特种兵,或者干脆就是一个特种团队,这种游戏只要有枪械,对抗,抵御外敌等因素,就能被全世界的玩家接受。
比如说沙罗曼蛇,这种架空的宇宙故事,是建立在每个人的想象之上,是否与现实吻合,已经不重要了,能够引起玩家共鸣,就是好的商业游戏。
中国人不喜欢探索自然,但一样能制作出日本孩子大爱的口袋妖怪游戏,这说明只要把握住游戏的卖点,就是成功的。
nhk电视台的采访很快结束了,杨云和田尻智一起,被授予了“口袋妖怪之父”的美誉。
对于这点,杨云有些不好意思,但众人一致赞同,田尻智更是惴惴不安,非要让杨云独享这个名号,这下杨云可不干了,争执了好久,最终才与田尻智一起领取了这个称号。
回到中国,杨云没有立即开展拳皇项目,而是犹豫踟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