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周傲天年纪还很轻,但是城府颇深,脸上一点都看不出什么端倪,反而一个劲地道歉。
“是是是,我不会说话,自愿罚酒三杯。”他将名片放在桌子上,拿起桌子上的酒瓶就将酒杯斟满,一连干了三大杯。
这酒可是高纯度的五粮液,像陈浩不会喝酒的人小小地抿那么一小口,嗓子就像着了火似的,火辣辣的疼。
印尼人不喝白酒,不过周傲天经常喝五粮液。
虽然他的家族在明代末期的战乱时代就来到南洋,之后在印尼扎根下来。凭借华夏人的聪明勤劳,他们从事贸易、开取矿山,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逐渐变成了一个几百人的大家族。
虽然生活在印尼,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还是没有丢,他们每一个家族里的人都称呼自己是华夏人,是龙的子孙。
每年的春节,是他们最重要的日子。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这天,是送灶神日。这天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
这一天,家里人就会早早地起床,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放上酒、糖、果、糕,焚香祭灶。希望他“上天讲好话,下界保平安”。
民间传说灶君是个大老粗,怕他讲错话,故祭品有用糯米做成的糕点,意思是把灶君的牙粘住,不许他乱说。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这天,他们家就开始让佣人打扫院子房屋的各个角落。《吕氏春秋》有载:“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是过春节的准备。“尘”和“陈”是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涵义。
通过扫尘,把疾病、晦气、祸害一齐扫出门外,干干净净,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开始采办年货,这时他们家就要开始做年糕,蒸年糕,寓意为年年高。小时候他最喜欢站在大缸边,看着家里的佣人们拿着木头做的锤子,将糯米捶成一团团喷香柔软的米面。
大年三十的中午,一吃完饭,家里人就开始在家里挂上大红灯笼,开始贴春联,倒贴福字,贴门神和年画,一派喜庆的气氛。
而自己,则拿着一炷香,跑到门外放起来鞭炮。
除夕的年夜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吃年夜饭前先祭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