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年轻人不要太武断了!”迟主任认为有必要敲打一下。
“你就等着瞧吧!”
对于使用过这种字型的李思明来说,这是一件不太麻烦的事情。他先是根据记忆默写了与字母对应的所有字根,画出字根表,给出拆分方法。这是个最重要的事情,知道结果可以节省他大量的时间。北大也有搞计算机的,听说了这件事,派出几位年青人做他的助手,虽然李思明是位学生,但当他将这张字根表展示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方案很有前途。
这几个助手的作用就是,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11000个汉字全部抄到11000张卡片上,然后根据字根图编码。编码做好了,包括一级字,二级字及常用词组,李思明开始着手采购集成电路,画电路图。电路机壳设计是李思明的长项。很快的,李思明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去终端厂上机试验,一次性成功。
这年的6月,当李思明将所有的成果资料摆在电子学系迟主任的桌上后,迟主任立刻向上级作了汇报。北大立刻组织了一个汉字输入成果鉴定会。李思明在里第一次宣读了自己的论文,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
这一成果一经宣布,立刻轰动全国,有专家激动地说:“从今天开始,汉字输入不能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个发明的巨大意义,一时还难以估计。”
《北大学报》第一时间刊登了这一个科技发明,立刻引起了全国业界的关注,特别是搞计算机的。新华社4本“内参”评价为“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伟大发明。
北大的师生更关心地是,这个发明人李思明居然是大一的新生,成为广大学生崇拜的偶像。有关于他的一切都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特别是他开学以来逃课的“劣迹”,有的人开始效仿,自己的举动成了“坏典型”,这是李思明预想不到的。校方看到这个不好的迹象,立刻专门为此发布通知,只要提出开创性的理论或发明,才允许不按部就班上课。
但李思明只有一个,别人是学不来的,只好乖乖地上课。校方现在非常重视李思明,直接将李思明聘为讲师,成了北大的教师,不过这个教师是不上课的,甚至连大学毕业证都没有。
李思明却找到了系领导迟主任:“主任,五笔字型出来了,但我们还要有后续的工作要做的。”
“还有什么事,不是完成了吗?”迟主任不解地问道。
“主任,知识产权呐,就是专利权。”李思明解释道,“这个技术其实并不难,只要知道原理,搞这行的立刻就可以仿制的。”
“这不好吗?最起码表明这个技术是很容易推广的。”
李思明简直要吐血:“主任,这是我的成果,也是北大的成果,是经过我们大量的脑力劳动换来的。如果我们不申请专利去保护的话,任何人都可以去用。国内暂且不说,因为我们现在的专利法形同虚设。可是国外呢,海外如果有人利用这一发明挣钱怎么办?况且,日本人、新加坡人、南朝鲜人都可以用这个的,别忘了计算机也是外国人的,到时候我们怎么办?我认为我们搞科学创造,要有专利意识。你看我们现在几乎每一个设备都要进口,花了大笔的外汇还不一定买得到,为什么?那是因为别人掌握着技术,那意味着钱!”
李思明接着说:“如果申请了专利,国内要有,国外更要有,将来我们可以授权别人使用,但要收费,有了钱,我们可以做其它研究,这样也可以减轻国家负担,是吧?”
迟主任道目瞪口呆:“小李呐,你说得很有道理。我的目光太短浅了,这样吧,你现在和我一起去见校长,把这个事情汇报一下,看来我想得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