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

加布明白了李明的意思。可不是么,像《半条命》这款游戏,完全就是迎合欧美玩家而展开的科幻狂想。其他地方的玩家,能明白加布在游戏里面做出的种种设置么?但他们还不是玩得很开心。

现在不过情况调过来了而已。

加布心情复杂,感觉尊严有些受挫,却又为《远东战场》即将压倒湾区的一帮游戏公司而暗爽。想了半天,加布终于想通了。什么谁跟着谁后头玩,都是假的,销量才是真的。

……

在中国,玩家对试玩的态度截然不同。除了对历史的大概印象,还有小说版的铺垫,已经建立起了玩家对于《我的抗日》第二章的认同。

试玩中,从团长的热血畅想,到最后战壕里友军的欢呼,都非常的触动人心。

玩家们知道团长最后会自杀,也知道现在为“自己”欢呼的军人,全都会牺牲。但玩家们已经沉浸这个剧情中了,就算知道最后的结局,也想要体验其中的过程。

第二百三十七章 给你做不头晕的游戏

知道结局并不会影响他们对于故事的期待。就好像每个人都知道人生的最终结局,不管做什么到头都是一场空。可还是有人愿意奋斗,愿意拼搏,愿意获得更丰富多彩的经历。

文艺作品也是这样。像经典的《泰坦里克号》,人们在进入电影院时,大多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船一定会沉,不会有任何神展开。但人们还会花钱进去看。想要在这样的故事框架中,去体验主角的经历。

《我的抗日》也是一样。看过了小说的玩家们知道了剧情,确实失去了对故事的新鲜感。可与此同时,玩家们对游戏产生了新的期待。

他们认同了这个情节,就会想要用游戏这种载体、去重新体验这个故事。想要实实在在地当一次虽败犹荣的抗日英雄。

何况玩过了序章以后,他们发现游戏的质量,居然比想象的还要好玩。自然更加期待。

可惜要到春节才能玩到。玩家们百爪挠心,却只能一遍遍地重新开始游戏试玩。

好在还有老外们的笑话可以看。

有不少国内玩家英语水平不错,自发地翻译外国那些因为试玩吵架的帖子。因为太喜闻乐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