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沉迷网络和游戏,确实是心理问题,谁都无法否认。但造成问题的原因,只有游戏么?在家长们普遍以为羞辱小孩能让小孩上进的大环境下,小孩们只能选择进入游戏获得快乐啊。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永信们说服家长“为小孩好”,让家长把小孩骗过来,然后用暴力手段直接摧残小孩的身体和心灵。等小孩出来以后,整个人就废了。对父母绝望,对社会绝望。没有希望的人,就算不再上网,不再打游戏,难道还能做出什么事业么?
王不负曾经看过有一位记者,用数年的时间追访一位接受过网瘾治疗的男生。刚放出来的时候,那位男生眼神死灰,嘴上说理解父母的苦心、以后一定报答他们这类套话。
父母看着变得“乖巧懂事”的儿子,欣慰不已,差点当场下跪。
等到五年后记者在找到那男生时,他已经在父母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走进了社会,但是据他说,从那之后,就再也提不起劲了,不想和人说话。休息日的时候,能在沙发上呆坐一天,一动不动。
而他的父母面对追访记者时,已经苍老得不成摸样。后悔得难以自言。
可惜全迟了。
追访记者的写出报道时,网瘾学校还没有臭大街,因为题材敏感,没有登报。拖着拖着就黄了。若不是那位记者在网上说出了自己的见闻,恐怕谁也不知道那些“网瘾患者”真正结局。
杨永信为了赚那好几万的“治疗费”。能面不改色摧毁一个幼童心中所有希望,毁掉一个家庭的未来。真的,比直接杀人其实还要残忍。
王不负看着杨永信三个字,心中盘算怎么对付这个敌人。违法的手段肯定不能做,王不负现在做的事情非常危险,绝不能给人留下任何把柄。只能用正规手段对抗,选择的余地就小了很多。要不然,明年别老宅着了,多上电视打嘴炮?
几乎不用看内容,王不负就知道杨永信在扯什么蛋。不过他还是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果然不错,确实是网瘾什么的。用非常神奇的逻辑,生生把网瘾和精神病联系在了一起。
王不负又下拉网页,去看回帖。回帖的人都在义愤填膺,对杨永信各种破口大骂。
“弱智,打游戏能打成精神病?我就是打游戏的,难道我是精神病?”
“别给临水丢人了,洗洗睡了吧。”
“我家侄子打《反恐精英》比我还好,但学习成绩也不错。这怎么解释?”
还好。王不负看着帖子。现在三四十岁的父母人群不怎么会上网,杨永信在网络上不会翻出什么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