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几个书友介绍完自己之后,陈平盯着那个‘红杏别出墙’看了一会儿,这是一个面向有些显老的男人,一脸络腮胡。你妹的,标准的一个抠脚大汉模样,居然起一个‘红杏别出墙’的id,你是在警告自己的女人还是暗示别的女人呢?
本来还比较宽敞的房间,在几个书友进来之后就显得有些狭小拥挤,没办法,陈平只好答应几个书友的要求,跟着他们出去吃饭喝酒。黄倩没有跟去,她今天有些累。等会还要交待酒店服务员把这些需要清洗的衣服拿走。
董子若,也就是流浪的诗人。赵琼嘴里的老湿。他是开车来的,红杏别出墙也是开车来的,其他的书友则是坐车过来的。算了算人数,总共有七人,两辆车足够了。陈平和赵琼坐上了董子若的车子,还有另外一个书友,这个书友叫王权。
路上,董子若尽心的询问陈平在苏州有没有品尝地道的苏氏菜肴,陈平告诉他在松鹤楼吃过一餐。董子若不可置否的摇了摇头。道:“松鹤楼固然是百年老字号,但它里面经营的菜品太过于正式化,反倒不如一些家常菜吃起来舒服。咱们现在去一家很少有人知道的私房菜馆,老板娘可是真有一手绝活的,还有,她们家还有自酿的米酒,这个也要尝尝。”
听董子若说私房菜,而且是很少有人知道,陈平心中就有底了。05年能开起私家车的人肯定都是家境殷实的人。再加上董子若说话的方式总给陈平一种程序化的感觉,陈平就暗暗猜测这董子若不会是政府工作人员吧?
花了大半个小时,转过无数道拐角之后,车停了。
几人下车之后没过两分钟。红杏别出墙的车也到了。
这是一家看起来很是普通的小院子,跟电视里演的古代建筑一个模样,门头上居然还挂着一副匾额。
“纳兰园。”
看陈平一脸疑惑。红杏别出墙赶紧开口解释道:“这家主人姓氏纳兰,不知道什么时候住在这里的。反正这个院子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你看,这一块基本都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在以前,能住起这样房子的都是大富大贵的人。听说他们的祖宗还是满清贵族呢!”
几人走进小院,这才发现里面确实是别有洞天。
正对着大门有一道屏风墙,上面画着竹子,由于是晚上,光线不强,所以看不出画面的好坏。进门左拐是一道回廊,回廊很长,通向院子的深处。回廊中挂着几盏幽暗的灯,让整个回廊显得幽深。回廊两侧种着竹子和其他的植物,由于灯光太暗,倒也看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
现在的饭店都是讲究灯光明亮,恨不得让屋内每一处都展示在客人面前,到了这里,反而是一副随心所欲,半隐半现的感觉。
意境是有了,就看菜品怎么样了。
除了董子若和红杏别出墙,其他的几人都是一脸赞叹。就连赵琼这个京城来的人都是一脸的诧异,眼中露出一副别样的神色。
原本以为回廊是直通后院的,没想到刚刚走了十几米回廊就拐弯了,拐弯之后,前面的场景就变得明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