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不过还是要先看看那封电子信函,hoho……”许毅所说的电子信函就是那个入侵者在那个电子邮箱中打开的那份。

许毅首先查了一下那个电子邮箱的主人,方法很简单,他在搜索引擎里面搜了一下就有了结果,电子邮箱基本上是唯一的。电子邮箱是属于一个叫约翰·马可夫的家伙的,他是美国《时代》杂志的著名记者。那份电子信函是约翰写的一篇关于少年黑客佩斯·罗杰的报道。

“佩斯·罗杰?”许毅对他没有什么印象。不过世界上的黑客实在是太多了,许毅没有什么印象也是正常的。再联系到入侵者还在马可夫的电子邮箱中查找有关“罗杰”的资料,许毅猜测入侵者很有可能就是他本人,只有他本人才会对这种报道这么感兴趣。当然,也不能排除,入侵者是这个家伙的粉丝。

许毅仔细看完了整篇报道,终于对这个罗杰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没想到这个叫罗杰的家伙还挺有趣的。”许毅笑道。

第119章 黑客罗杰

佩斯·罗杰出生再洛杉矶郊区,他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离了婚,被母亲抚养长大。由于是单亲家庭,小时候其母亲又没有注意对孩子性格的培养,所以他从小就性格孤僻,没有什么朋友。后来,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朋友——一个精通打免费电话的家伙,通过他,罗杰很快就参加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成员都热衷于电话恶作剧——他们被别人称为“电话飞客”。电话飞客对公共电话网的运作原理非常精通,通过一个叫做“黑盒子”的工具,他们可以打免费的长途电话。

在电话机不通话的时候,电话线路中通过的电压稳定再一定程度,当有电话打进来的时候,电压就会上升至一个高度,从而触发响铃,而接电话之后,电压就会发生变化,降低到某一个特定的数值,这个时候电话局的系统便开始给打电话的人计费,这就是以前电话的运作原理。这是很多电话飞客们通过不断刺探而得出的宝贵结论,根据这个结论,聪明的飞客们制作出聊“黑盒子”,黑盒子的功能是再通话的时候将电压保持再一个定高度,不让他下降,因为达不到触发条件,从而不会去启动电话局的计费系统,这样,电话局会认为打电话的人没有接电话而不会给对方计费,从而达到了免费通话的目的。

佩斯性格孤僻,正因为如此,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技术上面。他曾经偷偷地把家里的音响设备和电话连接起来,这样,他就可以一边用电话听筒听音乐,还可以一边做作业,如果他妈妈走进房间,他只要把电话挂上就行了。很快,佩斯就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家。

许毅理解他们的行为,电话飞客代表的是一种态度,他们对贝尔系统高度蔑视的态度。因为那个时候,贝尔公司正是垄断机构,贝尔代表的是官僚机构。飞客们热爱电话系统,但他们憎恶系统背后的官僚机构,所以他们经常给贝尔公司捣乱,他们并不是想着如何欺骗电话公司,而是专注于寻找电话系统的缺陷并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与电话系统较量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抢占贝尔公司的上风,把这个似乎垄断一切的庞然大物踩在脚下,这是电话飞客们最大的快乐。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电话公司的系统开始和计算机紧密结合起来,电话的电动机械交换系统迅速让位于计算机系统,突然改变了电话的操作规则。计算机交换系统的到来,戏剧性地增加了电话飞客的风险,电话公司的自动检测技术空前提高,能够从电话飞客留下的蛛丝马迹中嗅出他们的所在,也就是说电话飞客们被发现的几率打打增加了,但这并没有吓倒他们,恰恰相反,电话飞客们对计算机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理所当然的,佩斯也开始从一个电话飞客向计算机黑客转换。专注而聪明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会成为佼佼者。佩斯很快就完成了这种角色的转换,他成为了一个计算机高手。

在佩斯十五岁的时候,为了更进一步增长自己的水平,他入侵了太平洋贝尔公司的洛杉矶交换中心,目的是盗窃该中心计算机里面的计算机手册。要知道,那个时候计算机手册等文档都是秘密档案,通常不向外界公开。就是这次入侵,罗杰被抓住了,该中心的管理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罗杰触犯了法律,但因他年龄还小,未受劳役之苦。一年后,又因入侵南加州大学的计算机而被抓住。

几次的被捕并没有阻挡罗杰追求技术的脚步,他的技术在一次次“猫和老鼠”的较量中快速增长着。18岁的时候,罗杰又因入侵数字化设备公司的计算机系统,破坏了一个昂贵的防卫程序并盗取该公司计算机中的宝贵资料而被捕。

这次他被判刑了,六个月后,当他从监狱释放时,他的身份证上被警方加了一个印章“x·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