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眼看着到了下班时间,洪涛让高明收拾收拾,跟着高胖子一起下班回家了,就留自己一个人在店里看着,反正现在店里也没什么客源,回家更是一个人看着空屋子,还不如在这里多待会。

“呦,老板还在哪,下午没少卖货啊,那两个老头让您狠狠宰了一刀吧。”洪涛正打算把高明分装完的一堆鱼饵给贴上标签,上午来的那个“鱼鹰”又进来了,要不说这人不招人待见呢,一进门就暗指洪涛蒙老头钱。

“您可别介,我这都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特效鱼饵,怎么叫宰人啊,这要传出去可是坏我店里的名声,您打算来几包试试?”洪涛没打算和他多磨牙,先问他买不买东西。

“我可没那么大头,不过我挺纳闷啊,下午你是怎么让老头连杆子的?这是你烟吧,我抽一根,出门忘了带烟了。”鱼鹰很不人生,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拿起洪涛的烟就点上一根,洪涛嘴上没说,心里暗骂:孙贼!你y忘带烟,怎么不忘带火啊!

“您要是不信,可以自己买一包试试,好用您就以后多光顾我这儿,不好用我分文不收。”

“得,我也别试了,上午我和你说的那个事你想的怎么样了,我要是帮你在圈子里这么一宣传,你这鱼食说不定就火了呢,你可别小家子气,那些大厂家的鱼食不是照样得找人试用,要不谁认啊?”鱼鹰继续忽悠。

“我这小门小户的比不了大厂家,我也不打算火,火了我也没那么多货可卖,您的好意兄弟我心领了,等以后我想火的时候,我必定去找您给我撑着。对了,老哥您贵姓啊,我姓洪,洪涛,咱们见了2面了,我还不知道您姓什么呢。”洪涛就是不松口,还盘起了他的底细。

“我姓黑,你去南岸一扫听黑三都知道,当年我在后海玩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现在你哥哥我改玩坑了,你去北京有名的坑问问老板,谁不知道我黑三,都给他们y的钓怕了……”见到洪涛打死不上当,黑三也就不提鱼饵的事情了,开始说自己的钓鱼的光辉事迹,洪涛在柜台后面有一搭无一搭的应和着,忍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这位爷给耗走了。

开门做买卖,就什么样的人都能遇到,按照前世洪涛这个年纪的脾气,早给y骂走了,敢刺毛上去就一个大背跨,洪涛高中之前在西城体校练过6年柔道,后来因为身体发育太早,个子窜得太高,给刷下来了,不过有这个底子在,普通一对一洪涛谁也不怕,练过的和没练过的根本没法动手,你光有劲儿不成。

第二十八章 积水潭

但是这次两世为人,洪涛的脾气好多了,也不能说脾气变了,而是更能够控制住自己了,做买卖这玩意,就是笑脸迎人的,对方让你看着顺眼,你得笑脸相迎,对方让你看着就烦,也必须笑脸相迎,要不你店里三天两头打架,晚上再被别人砸个玻璃泼个大粪什么的,你还怎么做买卖啊,损失的是自己,光顾着脾气痛快不成。

渔具店第一天开业,客人不多,买东西的只有高胖子带来的两个老头,但是洪涛的收获还不错,营业额整整1000块,差不多顶上这个月所有成本的三分之一了,主要后面29天里能卖出2000的流水,洪涛的渔具店就可以维持下去,再多就是赚的钱了。

虽说刚一天,还看不出往后的发展趋势来,但是洪涛的信心更足了,钓鱼人对某种钓具或者钓饵的判定,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那些厂家的广告,比如钓鱼杂志上的介绍,各种钓鱼比赛的赞助等等,这方面洪涛暂时不具备条件,而且就算有条件他也不打算弄,因为这些鱼饵目前还是手工生产,根本没那么大的量,不值当去搞那种纯商业化经营。

另一个渠道就是口口相传,钓鱼人没有一个人找个没人的水面自娱自乐的,不是不想,而是北京周边就没这个环境。走到哪里环境可以变、鱼种可以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人,到哪儿都有人,想清静那只能是相对而言。所以每个钓鱼人都是一部活广告,只要他附近的钓鱼人看到了他钓鱼的成绩,必定会过来询问。

洪涛目前就打算用这种手段来宣传自己的鱼饵,而且还不用全北京钓鱼人都知道,只要有一小部分人知道,就完全能够维持这个小渔具店的正常运转了,洪涛开这个渔具店一方面是为了生存,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喜好,能在渔具店里接触更多的钓鱼人,接触更多的钓场、钓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