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当然,远赴美国对贝克汉姆也有着不言而喻的利益。朝着全方位明星发展的贝克汉姆,在美国随便加盟一支球队,都能够获得极高的年薪。而在他退役之后,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加盟好莱坞。

“当然,这一点在我们结婚的时候我就承诺过!”贝克汉姆深情的将妻子揽入怀中,他重申了自己曾经的誓言,“只要我退役,我们就去好莱坞,过你一直想要的生活!”

遇到贝克汉姆,算是萧逸臣出席这次时尚派对的一个意外收获,尽管没有立即将小贝招入麾下,但他可以肯定,他至少已经先巴萨的老对手皇家马德里一步,为球队找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场支撑。

在这次剧组主要成员集体出席活动之后,影片《死亡圣经》的剧组进入了封闭式的管理阶段,影片在欧洲的拍摄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萧逸臣回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是02年的10月份。尽管影片《死亡圣经》的拍摄暂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萧逸臣的生活可以变得清闲。事实上他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事件来处理自己离开之后公司积攒下来的一些重要的事务,在12月,他必须赶赴香港,与王佳卫合作的《杀手g》必须要在年内开机,不然无法与其他两个杀手故事的拍摄进展保持一致。

所以这一段时间里萧逸臣一直都处在忙碌之中,可新的“麻烦”却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当维亚康姆集团旗下的西蒙出版公司的负责人带着一摞厚厚的书稿出现在萧逸臣办公室的时候,萧逸臣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双休日计划又得泡汤了。当然在来访者面前,他当然不会流露出这种抱怨。

“乔治,你知道有关西蒙出版公司的具体操作,你完全拥有独立的操作权,你来找我真的就只是为了这份书稿?”萧逸臣并没有急着翻开放在他面前的那叠书稿,而是让自己的助理给对方泡了一杯咖啡。

“当然不是,xylon先生,如果只是一本普通的书稿,我当然不会拿它来耽误您宝贵的时间,但我向您保证,这绝对是一本您非常感兴趣的小说!”尽管萧逸臣目前只负责维亚康姆传媒方面的业务管理,但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将会是继雷石东之后维亚康姆新的掌权人,西蒙公司的总裁乔治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恭维和接近“未来东家”的机会。

看到萧逸臣不吭声,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我一直认为西蒙公司在集团内部应该拥有比现在更重要的地位,尽管从盈利的角度来说,西蒙肯定无法和派拉蒙、哥伦比亚广播这样的巨头相比,但是作为一个完整产业链的上游,我们可以为娱乐传媒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素材,因为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第一线的作者,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资源!”

打造一条完整的娱乐产业链这个概念早年就是由萧逸臣提出,而这些年来维亚康姆的对外扩张也一直遵循着这个理念,现在乔治借用萧逸臣提出的发展构想,显然是想要让自己的计划变得更有说服力。

“很高兴你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相互间的资源整合利用将会是维亚康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方向,既然你提到了这个问题,那么我倒是想听一听你在这方面的想法,或是更具体的一些建议,比如过你现在那给我的这份书稿?”萧逸臣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这是丹·布朗的最新作品,也是两年前畅销小说《天使与魔鬼》的续集之作!”乔治在介绍这部小说的时候一直在观察萧逸臣的反应,他明显的感觉到当自己提到丹·布朗的时候,对方脸上的表情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这似乎是一个很明显的鼓励的信号,他开始变得更加有信心的介绍起这本小说。

“丹·布朗堪称今日美国最著名畅销书作家。其父亲是一位知名数学教授,母亲则是一位宗教音乐家,成长于这样的特殊环境中,科学与宗教这两种在人类历史上看似如此截然不同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信仰成为他的创作主题。而和前传一样,这本名为《达芬奇密码》的新作同样是这样的题材。我十分看好这部小说的出版前景,但我觉得仅仅是平面出版未免有些美中不足,如果能够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这部小说的价值才能够实现最大化!”

“拍成电影?”萧逸臣一愣,刚才乔治说得唾沫横飞,但是他的注意力显然没有完全的集中在这里,自从听到丹·布朗的名字,萧逸臣就想起了那部以750万册的成绩打破美国小说销售记录,全球销售量高达6000万册的《达芬奇密码》,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同样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看着乔治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萧逸臣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我的意思是说把《达芬奇密码》改编成电影,而我的意思是,既然《达芬奇秘密》之前,丹·布朗还有一部小说,按照其小说的故事脉络,为什么我们不把它的前传先拍成电影呢?”

“您指的是《天使与魔鬼》?”乔治像是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而面露难色,他之前一直避开前作不谈,其实也是有意要分散萧逸臣的注意力,但是没想到萧逸臣还是直接就提到了这部小说。

“怎么?操作上有什么困难吗?”萧逸臣也察觉到了他的这种神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