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维亚康姆公司宣布对美国bet控股公司展开收购,其黑人娱乐电视网在美国拥有6240万个家庭用户和一个在另外14个国家能看到的24小时爵士乐频道,已经在非洲裔美国观众中树立起了卓越地位。雷石东看好bet也就是意欲在美国快速发展的少数族裔观众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这场收购的谈判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原本萧逸臣因为自身工作的缘故并没有介入这次收购,但是双方谈判僵持不下,这让雷石东不得不再次请萧逸臣“出山”,同时为了达成迅速收购的目的,在萧逸臣的力主之下,董事局最终同意以30亿美元的高价将bet并入维亚康姆的体系之中。
尽管是采取了快刀斩乱麻的强力手段,但是整个收购bet的过程从谈判到签约还是花费了萧逸臣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次并购顺利的完成之后,他再次拒绝了雷石东提出的让他回到公司总部负责更多事务的请求,坚决的留在派拉蒙主席的位置上。
考虑到这个时候的派拉蒙已经成为了维亚康姆公司整个娱乐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萧逸臣派拉蒙确实也离不开萧逸臣,他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的身份兼任派拉蒙的主席,对上对下都有一个交代,雷石东这才勉强同意了萧逸臣的提议,不过他也借机增加了萧逸臣作为维亚康姆副主席对公司的管理权限。
这次收购让雷石东清楚的看到,萧逸臣完全可以在更高一级的位置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萧逸臣想要“偷懒”,雷石东却认准了他就是自己的最好接班人,萧逸臣想“撂挑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次坐回派拉蒙熟悉的办公室,萧逸臣本以为可以好好的松一口气,但是马特·达蒙的突然出现,让他的这种想法最终化为了泡影。
“达蒙,我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就再次见面了,难道迈克尔·贝先生《珍珠港》的拍摄这么快就结束了?”萧逸臣的潜意识认为,这个时候马特·达蒙应该出现在夏威夷的片场,而不是自己的办公室中。
“是的,先生,事实上《珍珠港》的拍摄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结束了,难道迈克尔·贝先生没有将这个消息告知您?”马特·达蒙一脸困惑的表情。尽管在出演《消失的地平线》之后,马特·达蒙的身价一路暴涨,刚刚30出头的他已经跻身好莱坞一流影星的行列,但是在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两岁的派拉蒙主席面前,他还是显得很谦虚,毕竟萧逸臣手中握有的不仅是权力,他本身也拥有令人折服的才华。
“那可能就是我的失误了,这段时间我太忙了,可能没有注意迈克尔·贝先生发过来的信息!”萧逸臣首先进行了自我检讨,然后开始问起了达蒙的来意,“你这次来应该不是为了影片《珍珠港》的事情吧?”
“我的一位朋友根据小说家罗伯特·勒德姆创作于冷战期间的小说《七十一号街幽灵》改编了一个剧本,我在看过剧本之后对里面的主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想出演这个故事,所以……”马特·达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事实上向一位电影公司的主席提出这样的要求,确实需要不小的勇气。
“所以你们需要一个合适的投资商,既愿意投资这个剧本,有愿意让你来担任主角,我说得对吗?”萧逸臣帮马特·达蒙补充了他没有说完的话。
“是的,先生。”在萧逸臣面前,马特·达蒙还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但他并不知道相比于萧逸臣平静的外表,他的内心却早已经因为马特·达蒙的这番话而掀起重重的波澜,说起原著小说《七十一号街幽灵》的作者罗伯特·勒德姆,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如果说伊恩·弗莱明笔下的007是个优雅浮华的代号,那么罗伯特·勒德姆创作的杰森·伯恩的真实低调恰恰是007的反面。
他不会身着燕尾服、喝着马蒂尼、开着阿斯顿·马丁跑车、换女人如换衣服,也不会逢人就骄傲地自报家门,更是个世间少有的痴情种子,可比起那个大英帝国的特工,这个忘记自己身份的男人却以坚韧刚毅的性格、粗犷帅气的外形、无所畏惧的态度、矫健实战的身手、无人能敌的机智赢得了间谍至尊。
正是以这个人物形象为原型,一部名为《谍影重重》间谍影片在2002年横空出世,杰森·伯恩到底是谁?这个贯穿于系列电影的谜题,成为影片《谍影重重》张力十足的焦点。为了寻求最终的答案,身手矫健的马特·达蒙又一次穿行于莫斯科、巴黎、马德里、伦敦和纽约城际。
影片自从上映就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媒体对这部由马特·达蒙领衔主演的影片好评如潮,洛杉矶时报盛赞达蒙的演技“掌控了我们的注意力和我们的敬意”。纽约时报评价该片“没有依赖于任何的窠臼和声道就唤醒了所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