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页

范进说话间已经走上前来,随手又带上了房门。和男子密室详谈的情况,三娘子不知经历过多少,内中也不乏对她的身子充满觊觎的男人,想要一亲芳泽。但是她每次都能从容应对,非但自己不吃亏,还能把对方当猴子耍。像是范进这种年纪的毛头小子,更是想怎么对付怎么对付,只要给几个眼神,或是说几句含糊不清的话,就能让对方为自己舍去性命。可是今天,场面却是颠倒过来,老江湖翻船了。

她的心头乱跳,手足无措,脑海中转过不知多少离奇念头。既希望从范进眼里看到那种觊觎,又担心对方真有这种情绪,自己该怎么应对。胡思乱想之下,连范进开头的寒暄都只是胡乱应付,直到范进的话题转入正题,她才渐渐清醒过来。

“草原的情形我听说了一些,但是所知有限。毕竟我也刚来不久,情况了解的不多,很多事搞不清楚,也就没办法插手。只是大致听说,是夫人与辛爱之间有冲突,而且从现在的局面看,辛爱似乎更占上风?”

三娘子点点头,这种事犯不上说谎,也太容易被揭穿。她承认道:“辛爱的支持者更多,手上的兵马也更强。但是妾身如今还控制着大板升城,这座城池是汉人修筑的,范老爷应该听说过。”

范进当然知道这座城池。嘉靖年间,白莲教成员赵全在山西策划了一起大规模越境事件,大批军民越过长城投奔俺答。这些人里不乏匠人,对于草原来说,是标准的技术人才。而且赵全也不负俺答的重托,在草原上筑起大板升城,其坚固程度并不在大同这种边陲重镇之下。

对于习惯游牧的蒙古人来说,这座大板升城可以看作永攻不落的要塞。何况在城池里,储存着这些年俺答积累的财富以及粮草,靠着这座城池,三娘子倒是可以和辛爱周旋几个回合。只不过从长期看,这里总归是个死地。

“辛爱既老且病,在草原上的名望不及其父。一旦他顺利接任大汗之位,为了展现自己的武功,也为了让那些部落的人死心塌地追随他,一定会组织对大明的进犯,以战迫和,强迫朝廷扩大榷场。”

三娘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复情绪,开始给范进罗列自己的道理。自己嫌辛爱太丑这个借口当然不能说出来,就只好另外想理由,好在这种理由也不难找。

“这些年来,大明与土默特不起干戈,妾身在中间也算是略有功劳。如今朝廷如此对待功臣,妾身心里不服!范老爷既然是代天巡狩,为黎民百姓做主的,那妾身的冤枉,范老爷肯不肯出头?”

这不是个谈判的态度,倒像是撒娇了。三娘子心头暗自埋怨自己,一见到范进的目光看向自己,就忍不住胡思乱想,连想好的词句都忘了。

范进倒是很洒脱地一笑。“夫人看得起我,肯来这一趟,我就没有坐视的道理。夫人对大明忠心,大明就要对夫人有所回报,郑洛虽然是宣大总督,但是代表不了朝廷。范某不一定能够逆转乾坤,让草原易主,但是可以保证一点,夫人不想下嫁辛爱,就没人能逼你!”

第五百六十八章 对症下药(下)

平心而论,范进的这个态度,已经达到了三娘子心理预期的最大值。毕竟他只是一个巡按,而不是总督,再者即便是吴兑,能够提供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其实也难说得很。

明朝边军是一支守备性质军队,不是出境作战部队,各路领兵武将之间互不信任,彼此不满,打仗的时候,在意的是自己能从中获取多少功劳,赚多少钱而不是全盘战略,连守城这种本质工作都因为无法获得有效首级还不回军功和赏银而没人愿意干,更别说远征塞外,帮一个蒙古女人夺取汗位,没人愿意承担这种任务。即便强行出队,事后所要的报酬三娘子也未必承担的起。所以对她来说,有明朝廷一个态度,让自己进退都有保障就够了。

当然这个态度的真实性其实也待考。以三娘子的年龄和人生经历,见识过太多满口应诺,只为骗女子宽衣解带的男人。一般男人说出这种话,她也只是一笑而过不会当真,可是眼前这个男子……她端详着他的脸,心头泛起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念头:被他骗了又怎么样?

范进这时却主动说道:“以朝廷当下的实力,不大可能出大兵威胁辛爱,大家打仗是可以,但是主要战场还是集中在边墙,不大可能是在草原。所能提供的最大帮助,还是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