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

过不多时,院门开了,以四品知府致仕的仕林前辈徐乃应被人送了走出来。在门首只寒暄几句,随手便关上了门。

徐乃应今年已经五十几岁,身体又较为肥胖,夏季对他来说本就是折磨。加上心情的原因边走边出汗,等来到凉棚时,衣服都要被汗打透了。

不用问结果,只看他的脸色就知道,谈判的并不顺利。有人问道:“老黄堂,事情谈得如何?范大尹到底是什么想法,是愿意息事宁人,还是非要闹个天翻地覆?”

徐乃应摇摇头,一边擦汗一边找水喝。仆人说是茶还未煮好,便吃了他一记耳光。虽然是五十几岁的人,手上还有点气力打得仆人脸上瞬间起了巴掌印。

“没用的蠢物,要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没看出老爷现在口渴得很?只管拿水来,开不开没什么关系,只是凉水都行。”

一口气喝了几杯凉水,徐乃应沉沉气,朝几人道:“说句不怕你们笑话的,我都没见到范老爷,让六小姐就给挡驾了。有她横着,谁又见得到人?”

“这……六小姐也在?范进一个大男人,六小姐在这算怎么回事啊。”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关心那些做什么。关键是六小姐怎么说啊?”

徐乃应摇摇头,“六小姐的意思是,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找出幕后指使。她已经给家里写信,要加派人手,全力调查了。真是的,好生生怎么来了这么一场祸事,这下咱们道德乡怕是有难了。”

几个乡绅都摇着头,神情很是有些无奈。对于发生在乡下的一切,都表示莫名其妙。

范进下乡的招牌是视察各乡社学,尤其张居正罢免讲学后,大的书院全都被关闭,乡下小地方的私人书院,往往还开着。尤其东南地区文风兴盛社学蜂起,乡下地方谁管你张居正说过什么。知县的工作里本就包含文教,视察学校顺带检查关停民间讲学场所的借口无可厚非。但大家没人是傻子,谁都猜的出,范进视察学校是假,借机纳凉消暑是真。

乡下有山有水总归比城里凉快,到这里纳凉是个不错选择。大明的官员夏天没有休息日,可是做官的自身就是绳墨执行人,自然知道该如何从规章制度里找到漏洞。打着视察学校名目,到乡下各村庄大吃特吃一顿,再胡乱找两倒霉学校处理一下,就足以完成任务。这样的手段之前也有人用过,倒是不算新鲜。何况与范进同行的还是魏国公府小姐,两人先去的地方又是钟山徐家的祖坟,就更像是陪女孩子出来约会,没人当一回事。

直到道德乡的粮长也是上元七区乙字区的总粮长顾寿山火烧火燎地找到各位乡绅头上问计,大家才知道范进这次出来,并不只是游玩纳凉那么简单。夏粮刚刚征收完毕,他就是要趁着这个时候,彻底重查夏粮征收中的私弊。为防万一,甚至没有动用公人,而是由徐家找了锦衣卫。

好在顾寿山是息园顾家的人,在锦衣卫里也有关系。这边刚一查他,那边就送来了消息,让他多加谨慎。

夏粮里的私弊,大家心里都有数,尤其一条鞭法在江宁实行的早,乡绅们对里面的私弊掌握的多,都知道怎么钻空子。今年夏粮里的窟窿,各家都有份参与,如果被查出来,多少都会有些麻烦。再说那位平素交情莫逆的管粮食官要因为这种事翻船,以后谁还跟自己合作?是以不管怎样,这事必须压下去。

收钱的时候人人有份,现在出了事,大家谁也别想跑,都得跟着想办法解决。按徐乃应的想法,各家凑出一笔钱贿赂范进,再按着规矩,每年拨出一笔常例来给他。除此以外,再找个漂亮的女人陪他几个晚上,就什么都能解决。自己在知府任上时,这样的事做得多了,保证不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