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看着这状纸,范进不由又想起了桂姐。由于跟她不熟,对她的情形就没问,不知现在怎么样。这家人的情形跟她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女主人更烈性一些,选择了自杀而不是继续受辱。表面看起来,这案子只是牵扯到杨世达,仔细看就能发现,背后的问题还是内织染局。

这个机构专门负责织上用缎,包括宫中的绸缎,龙袍外加上百官诰敕所用的绢。属于宫中直辖机构,不归地方管,直接对镇守太监黄恩厚负责。就算明着硬吃硬拿,地方官府也不好干涉,主要是管不着。黄恩厚的地位与应天巡抚平起平坐,属于南直隶最高决策者之一。县官连这个衙门的大门都进不去,这种状纸不接,其实非常正常,接了实际也没用。

徐六道:“姐夫,那老婆婆好可怜的,你应该帮帮她。”

“是啊,我知道我应该帮她,问题怎么帮啊?”

“我想想……”徐六咬着手指想了半天,忽然道:“有了!我去让爹爹去找黄太监,让哥哥砸了内织染局衙门,给老婆婆出气。再让他把老婆婆的儿子放出来,不许再难为他。”

“国公爷若是喝了酒骂黄太监一顿,他确实一点脾气没有只听听训,可问题是,没意义啊。对老婆婆来说,她挺好的家忽然败了,家里死了一个人,儿子在监狱里,这不是骂一顿的事。其实说到底,就是太监勾结了地方的豪强谋人家产,夺人财物之事。那人既称神手,手段必是高明,不可能织出不合用的缎。再说即便真不合用,也该把缎子还给人家,哪有就地扣下的道理?所以这很明显就是故意的,放人这事……惊动国公爷就不好了,我自己来吧。”

“姐夫,我……我可以帮忙的。要不我去找黄恩厚?”

“找你个鬼!”范进拍拍桌子,“他那儿子什么东西你不知道啊,虽然你是国公之女,对方不敢乱来。但那种狂徒,也是不见为妙!”

“我只是想帮姐夫的忙啊。你和黄恩厚又不熟,如果他不肯听姐夫的话,可该怎么办?”

小丫头低下头,在那里小声嘟囔着,范进只好又来哄她,“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呢也不是事事都要你出面才行,你姐夫还没那么没用。今晚已经这样,明天不许再熬夜了。不管是弄帐也好,还是办这事也好,姐夫自有分寸。如果以后有什么大事的时候,我一定请六妹出头好不好?”

好说歹说着,让婆子领了徐六回去休息,范进则留在书房里考虑怎么解决老妇人的问题。首先,从理性的角度上,他不可能对黄恩厚做出什么制裁。这种镇守太监的难缠之处在于,和自己没有任何统属关系。他只要铁了心与地方官作对,能让地方官焦头烂额还奈何不了他。

自己只能把一切写成奏章向朝廷上疏弹劾,可问题是一来一往,这么长的时间,最后能有多大效果,实际谁也说不好。能够私下解决,还是私下解决最稳妥。

就算是最简单的要人都不是易事,他只要问一句,事主是江宁人不是上元人,要放人也是放给江宁县,就能把范进给顶回来。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写一封书信探路,看黄恩厚对自己是个什么态度。至于未来怎么做,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见机行事而已。

至于杨家……自己倒是能对付。可问题是,杨家之前和自己建立了那么深的交情,现在说翻脸就翻脸,以后还有哪个士绅敢和自己合作?这种缺德事基本城里面的衣冠老爷正人君子全都干过,打击一个,其他人都会有兔死狐悲之感,是以方式方法很重要。更大问题是没法取证,人都死了两年,最多只能证明那女人死了,没法证明怎么死的,也定不了谁的罪。

盘根错节的关系,导致正常的公务,也不是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展开,这便是上元县了。范进苦笑着摇摇头,忍不住哼哼起了:郿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

而在客房内,徐六并没有睡觉,而是抱着被子,在床上偷笑。“姐夫他关心我呢,怕我被坏人欺负。他虽然凶我,却是为我好。我就知道,姐夫当初为了姐姐连天花都不怕,可见是不在乎别人脸上麻子的,一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