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马车便踏着满地的明灭波光,一路远去。
端过时节过后,暑气越发的重,融融骄阳发着白亮的光,将炎炎热气一股脑地撒向京城。
在这溽热难耐的盛夏,朝堂上立储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立江安郡王朱怀瑾为储君的呼声最高。
这点秦桑早就料到了,然令她纳闷的是,为何到现在还没冯芜和朱怀瑾的定亲的消息?
难不成要避嫌?要等尘埃落定后再定亲?
秦桑想来想去不明白,索性抛之脑后——反正与己无关,她更关心这次立储的走向。
内阁奏请两次,然而一直没得到永隆帝的批红。
朱缇没有从中阻扰,内阁的票拟,他一个没落全送到永隆帝的案前,还劝永隆帝顺应朝臣的意愿,毕竟现在也没其他合适的人选。
因着寿王案的重审,永隆帝被迫让步,本就对外臣宗亲一肚子气,如今终于能拿捏一把,立马开始耍脾气,就是憋着不表态。
朕还没死呢,立什么储?等朕病得起不了身再说罢!
把内阁几位大学士给急的,心道立储兹事体大,乃是国本,岂能用来赌气?
正当他们商议着来场“死谏”之时,辽东忽然发来八百里加急军报:鞑靼大举入侵,辽东全线已全线迎战,请求朝廷速速调拨军饷粮草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