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朴素的食材混合,仿佛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甜咸鲜香,是绝佳的下饭菜。而且因为茄子吸油,有了它,沈念通常都不另烧荤菜。
夕阳快要落山时,齐妙来老院看沈念,说要在她家蹭饭,点名儿要吃地三鲜。“你应该再种点小土豆,挖出来手一搓皮就掉那种,光想想我就忍不住流口水。”
“可以哎,眼下正适合种秋土豆,到十月底十一月初就能成熟。包上锡纸放烤箱里烤到软烂,撒上盐和孜然粉,啧啧……”
齐妙弯着眼睛笑:“记不记得家里烧柴火灶的时候,冬天我们抢着帮大人烧火,饭熟后埋两个红薯进去,比外面卖的烤红薯好吃一百倍。”
“嗯,还爱在煤球炉子上烤粉丝。”
粉丝是红薯做的,棕色半透明,到红薯收获的时节,道路边能看到农民在两棵树中间牵根绳子晾晒。小镇的人们煮羊肉汤爱放它,或者用来烧肉,粉丝吸收肉汤的味道,味道鲜美有嚼劲。
沈念说的烤粉丝,是小孩子们发明的。接触到明火后,粉丝迅速变白膨胀,和爆米花一样,不好吃但好玩儿。
晚饭就两个人,除了地三鲜,沈念又给齐妙炒盘西红柿炒蛋,主食则是鸡汤刀削面。
沈老师平时不下厨房,唯一擅长的正是刀削面。据他说是不想擀面,认为直接用刀削更省事。
男人臂力大反应快,沈老师做刀削面,不说像饭店师傅那样放在头顶双刀齐飞,动作也十分熟练。薄薄的面片雨点似的落入滚沸的汤锅里,稍微煮一会儿便可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