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除了针松林,好像也没啥特别。”沈夜回忆朴仁宰接诊时的情况,低血氧的症状有吗?即便有,也可能被认为是中枢受损导致的呼吸抑制引发的。
“针松林会有什么特别?”白旸的光屏上排列出一堆关于针松林的资料:高大乔木,生命力极强、适应不同环境、对水分需求较低……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而夜晚进行呼吸作用。
白旸转头问沈夜:“植物也会呼吸吗?”
沈夜头也不抬:“会啊,晚上的时候——”
他话音突然顿住!
白旸和沈夜面面相觑,所以是因为针松林?!
针松林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远地表的氧气制造出二氧化碳,而造氧机的检测探针通常安装在近地表范围内,也就是十米以下,对于十米以上的空气成分变化没有及时调节作用。
且由于夜晚期间,人类活动减少,氧气消耗量降低,造氧机的智能调节系统会根据既往数据维持在半休眠状态,产能降低。
针松作为高大乔木,其树冠高度可达十五米,进一步在夜晚抢夺了远地表的氧气。
白旸捶床:“针松林!还真是暮星上的独一份啊,难怪之前没人发现,警方的建模更不会考虑到这种细节!”
沈夜再次从床上跳起来:“我马上回医院,朴仁宰的诊疗记录里应该有相关的体征证据,他的尸检报告和死亡鉴定结论还没最终做出,我不能让这个关键性的因素和证据被遗漏掉……”
“回来!你个小疯子!”白旸拦腰将人捉住,“现在大半夜的,你一个人狗狗祟祟跑回医院,知道的是你为了查找真相保留证据,不知道的会怎么想你?到时候给你安上做手脚的罪名洗都洗不干净。”
沈夜这一次倒没抗争,乖乖坐下来重新捧起书本:“你说得对!我们得把问题和论据整理清晰,不让人找到可攻击的漏洞。”
“这里,你看,”白旸指着一篇暮星能源罩的相关技术论文,“虽然它模拟了sun-1恒星的发光原理,但光谱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最有利的是红光和蓝紫光,二者相比,能源罩发射的可见光在这个波长范围内是偏弱的,这也是导致暮星不适合植物存活的原因之一。”
沈夜挨在他旁边,和他一起看那篇文章:“嗯,这个可以说明,原本针松林的环境就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在暮星特有的生态环境下表现得比厄尔斯更加明显,尤其是远地表范围内。”
白旸感觉到肩膀上倚靠的压力,他并没有惊动这样的小亲密,故作镇定继续讨论:“所以外头那些生命力强的针松,虽然存活下来,却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针叶不是浓绿色,而是偏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