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刘康胳膊肘往外拐,陈东干脆将计就计,把自己对杨明的不满说了出来。
杨明从一开始的铺垫,到现在整改中小企业,看似大动干戈,却对目前的核心企业没有冲击,这样也就影响不到冯伟平。
陈东这么跟刘康说,是想通过刘康之口,将自己的心思传达给冯伟平,让他更加相信杨明只是为了谋政绩,进而让冯伟平进一步放松对杨明后续工作的警惕。如此一来,杨明做事便能更加顺畅。
还是那句话,冯伟平作为本土派,手下追随的干部众多。如果他不点头,很多事情都难以推行下去。
只有解决完中小企业的核心矛盾,才能对大企业“动刀”,从而弱化影响。否则,一旦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对抗环保整改,很容易激化矛盾,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果不其然,刘康一出办公室,就把陈东对杨明的态度传达给了冯伟平。此时,杨明正在向冯伟平汇报环保规划方案的具体内容。
看到刘康发来的消息,冯伟平安心不少,笑着对杨明说:“小杨啊,你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个想法很好,也很有可操作性。不瞒你说,之前我和陈东书记为了企业整改的事闹得有些不愉快。一方面担心咱们县里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另一方面又顾虑大面积整改会影响县里的经济形态,引发连锁问题。你这个方案确实不错。”
杨明笑着回应:“谢谢领导夸奖。不过这方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主要是环评科的孙主任提出来的,我只是负责传达。他工作能力突出,为人正直,是个难得的基层干部。”
“呵呵……你也别妄自菲薄。如果不是你,这份方案估计还得等三年才能出来。”冯伟平毫不吝啬地夸奖道,“不过小杨,税务减免这一块我觉得可以商量,但环保技改补贴这事,你打算补贴多少?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两年政府开发的项目不少,财政一直比较紧张。”
“一点都拿不出来吗?”杨明知道,这老小子故意在自己面前哭穷。
“倒也不是一点都拿不出来,只是很有限。说实话,能拿出个千把万就已经不错了。”冯伟平说着,打量着杨明的表情。
杨明这时眉头皱得更紧了。冯伟平知道,现在必须支持杨明,还得继续哄着他,于是补充道:“或者,环城快速路的工程款可以挪一点,但也不会太多。小杨,我是很支持你的,但钱这方面,真的有难度。”
杨明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的说道:“冯县长,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咱们金湖县大大小小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有一千两百家。就算归类整合,补贴至少也得两个亿。低于这个数,很难打动他们。一两千万,实在太少,连塞牙缝都不够。不过我有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