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最后一期电台

姜在勋接通第一个观众来电——

“主持人好!我是安山的听众。”

电话那头背景音嘈杂,是个年轻女声:

“您刚才说的外卖故事让我想起件事上周我订的救生衣,商家发来的居然是儿童泳圈!”

“真是巧。”

姜在勋推了推眼镜,笑道:“我最近也买了件救生衣,标签上写着紧急情况请等待专业救援。“

他顿了顿:“但说明书最后一页却印着——本产品浮力仅够支撑15分钟。更讽刺的是,那件救生衣的保质期写着七年。”

第二通电话接入时,线路明显经过处理,声音失真严重:

“主持人,我是珍岛渔民。那天我们想开船去救人,但海……”

刺耳的电流声突然切断通话。

姜在勋面不改色地继续:

“看来信号不太好。让我们听听下一位听众的故事。“

第三位来电者语速飞快:“我在仁川港工作,我们公司的救援艇当时是……”

直播信号突然中断三秒,再恢复时变成了忙音。

姜在勋摘下耳机检查线路,对着麦克风苦笑:

“技术故障,看来今天不适合接听电话。”

“嘟——”

姜在勋刚念完赞助商的名单,通话突然中断。

导播间传来一阵骚动。

姜在勋抬眼望去,透过玻璃看到PD正在和几个西装革履的人激烈争执。

音乐自动切入。

是早就准备好的《春天会来吗》。

“根据《广播放送法》第105条,现责令你台立刻停止这档节目播出。”

工作人员亮出“文化部”的工作证件:

“请配合调查。”

作家姐姐被要求交出今天的台本。

PD还试图据理力争:“我们哪里违规了?谈外卖迟到也犯法???”

“带走。”

领头人员懒得与跟他多费口舌,直接没收了所有录音资料。

演播厅内。

姜在勋沉默地整理着桌面。

不出意外的话,这节目估计保不住了。

他把钢笔插回笔筒,收好听众来信,最后轻轻抚平台历的一角。动作很慢,像是在和这个待了不到半年的直播间告别。

“姜在勋xi。”

文化部的工作人员推开演播厅的门:

“请配合做个笔录。”

“好的。”

……

文化部的笔录室比想象中简陋。

白炽灯在头顶嗡嗡作响,姜在勋坐在金属折叠椅上,对面是两位面无表情的调查员。

“姜在勋xi,你知道今晚节目的言论已经违反《国家安全法》第27条吗?”

“讨论外卖配送和救生衣质量问题也算敏感话题?”

姜在勋平静地回答。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调查员推来一份文件:

“这是今晚节目的文字记录,所有双关语和隐喻都已标注。”

姜在勋扫了一眼——

“七小时”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影射朴女士失联】;

“救生衣保质期七年”被划线,批注【暗讽官方无能】;

甚至拉面店老板的比喻都被解读成【煽动民间对抗官方】。

“根据广播审查委员会决议,你的电台节目即日起停播。”

年长的调查员推了推眼镜:

“同时,我们建议你近期不要在SNS发表任何相关言论,否则……”

他特意在“建议”二字上加重语气,镜片后的目光意味深长。

姜在勋盯着笔录文件末尾的空白处——

那里本该有他的签名,但现在只摆着一支钢笔。

(签了,就是承认。)

(不签……)

他拿起笔,在签名栏工整地写下:

【已阅,姜在勋】

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调查员交换了个眼神,最终收起文件:“你可以走了。”

……

走出文化部大楼时已是深夜。

首尔的夜空罕见地能看到几颗星星。

姜在勋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灌入肺部,冲淡了审讯室残留的压抑感。

保姆车缓缓停到他身前。

车窗降下,露出金大元担忧的面庞:

“没事吧?”

姜在勋摇了摇头。

“PD他们在烤肉店等你。”

“嗯。”

烤肉店里烟雾缭绕。

五花肉在烤盘上滋滋作响,烧酒瓶很快空了大半。

“敬真相!”

PD举杯一饮而尽,其他人默契地碰杯却没人接话。

姜在勋夹了块烤得焦黄的猪皮,突然开口:

“其实我刚才……”

他顿了顿:“在笔录室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真的害怕了。”

烤肉店的喧嚣突然静下来。

“怕什么?”

作家姐姐问道。

“怕连累老师和导演,也怕再也演不了戏……”

姜在勋盯着酒杯里的倒影:“更怕自己变成那种随波逐流的人。”

PD夹了块烤好的牛舌放到姜在勋盘子里:

“能让你害怕的事,恰恰证明你还没变成他们那样的人。”

“是呀。”

作家姐姐举起酒杯:“来敬我们的月光DJ!”

“敬月光!”

玻璃杯相撞的清脆声响中。

姜在勋突然发现自己的倒影在杯壁上微微晃动。

周围所有人的脸都映在那小小的圆弧里,像被装进同一个镜头。

烤盘上的肉片滋滋冒着油花。

姜在勋低头笑了笑,把最后一块烤焦的猪皮夹进嘴里——

咸香酥脆,带着人间烟火的味道。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