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说就是这些港台公司都是资本家,吃血喝肉的,一家公司一次性可以签几十人,各种超长年限,无底薪无补贴,火了再榨干你,不火就赚你违约金,像范彬彬这种就是火了,但老板看不惯,所以还是要打压你。
更恐怖的是,现在内地很多公司都照搬港台模式
总之神通广大的网友披露后,算是给当下还很单纯的内地网友们开了眼界。
很快网民们就知道,范彬彬之所以被封杀,全是因为她敢于反抗。
这就很能让人对她产生同情心和敬佩心。
这个时候范彬彬还说永远感谢琼瑶。
你看看,人美,还善。
这同情心不得爆表啊!
当然也有人表示,这太夸张了,琼瑶多有才华一人啊,不太可能做这种恶心事吧?
然后又有神通广大的网友直接拿出琼瑶的光辉历史。
什么,她原来是小三上位?
什么,她的三观居然这么不正?
什么
一时间,琼瑶的形象在内地网络上开始崩塌。
于是大家更加同情起范彬彬来。
不少人开始期待范彬彬能雄起。
用实际成绩来个打脸!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现在的网络规模还太小。
上面的很多言论和事情都不会引起更广大社会面重视的。
也是因此,看到网络言论后,何秀琼只是简单汇报了一下。
琼瑶皱了皱眉,首先她对“丫鬟”一事有些疑惑。
我也没对媒体公开说过啊。
不过她也没想澄清。
毕竟她确实有让何秀琼给范彬彬带过话。
以为净身出户就真的万事大吉了?
当然得给点教训。
至于“封杀”。
她同样疑惑。
这事儿她依旧没说过。
但她同样没想澄清。
因为就算自己不说,其余台资多多少少都会考虑到这一点的。
现在内地和湾湾合资的剧,除了要在内地市场赚钱外,湾湾市场依旧很重要。
而范彬彬现在在湾湾口碑已经崩塌。
光是这一点,不说范彬彬还没成长起来,她现在就是和紫薇一个级别,台资也得掂量掂量,看是否愿意冒这个风险。
这都是出走的代价。
至于说网络上对自己的负面言论。
她当然是恼火的。
这帮网民懂个屁的爱情。
当然她也意识到网络口碑会影响到社会面。
但旋即传统思想很快占了上风。
她迅速做出决定,增加纸媒和电视媒体上关于新剧的曝光度。
相信关于范彬彬的这阵风很快就被压过。
至于互联网?
她觉得同样是一阵风的事,吹过也就没了。
她压根没想过互联网会有记忆这件事
“目前来看呢,情况还是不错滴。”
路江看着报表,很是满意。
社会层面,关于“丫鬟”和“封杀”都是路江授意放出去的。
其实就算他不这么做,范彬彬的现状也同样是如此,琼瑶过些天采访时候也照样会说“丫鬟”。
路江只不过把它提前了而已。
目的也很简单,增强范彬彬的“美强惨”人设。
于是现在,整体社会面的评价对范彬彬来说还是不错的。
忘恩负义什么的,几乎没多少人提了。
这一点也不得不佩服范彬彬。
路江笑着对面前的范彬彬问道:“你是怎么想到把所有收入都还回去的?”
“我其实没多想,只觉得这样做会更好而已。”
范彬彬用牙签插了一块西瓜,“啊,张嘴。”
路江一口咬下,点赞,“你这一手确实不错,点睛之笔。”
两年多来所有收入全还回去,而且还是抵押房子还回去的。
这就让大家觉得范彬彬够惨,也够有魄力,并不是传言的那般想赚钱想疯了,而是真的不想被继续压迫。
当然也有很多人猜测范彬彬是不是找到了下家。
这种猜测一时半会是没法摁下的。
只能用接下来的行动慢慢调整。
再看网上的。
现在网上一边倒的支持范彬彬。
而琼瑶的口碑却急速下滑。
对此范彬彬就好奇道:“网络的威力真有那么大吗?”
不怪她这么问。
因为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得到2003年才开始变得重要。
这一年,非典、孙某刚案、刘某涌案等重大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网络讨论。
这些事件中的网络舆论成为了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转折力量。
比如孙某刚之死引发了公众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和收容制度的广泛质疑,最终迫使这些不合理的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同年的“刘某涌案”也促进了司法制度的改革。
这些事件都彰显了网络舆论话语权的巨大影响力。
也是因此,这一年被称为“网络舆论年”,是网络舆论开始由边缘走向主流的重要标志年。
另外,网民群体大多都是年轻人。
这些人也都是路江和范彬彬接下来作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而且网民的增长速度有多快路江可太清楚了。
今年年初一千万不到,到了明年年初就是逼近3000万。
所以别看现在范彬彬的口碑只在这块边缘阵地一边倒地好,看上去没啥用处。
但过不了几年,甚至明年,这些口碑就会回馈给她意想不到的红利。
除了内地外,湾湾方面的网络目前路江的触手还没法伸过去。
不过也无所谓。
以后内地市场才是老大。
只要坐稳基本盘即可。
至于湾湾等地也不是没有办法。
别的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