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庄纹强彻底服了!大导演比我还懂《

……

“这里不是详谈的地方,走,去我家。”

眼见庄纹强有些心动了,恨不得原地把合同写出来,让路知远签下名字再走。

路知远笑了笑,神色轻松,招呼了娜扎一声,把庄纹强带回家。

“远哥,等等我。我去结账。”

说好路知远请客的,结果,路知远被庄纹强给拉走了,最后,还是娜扎付的钱。

娜扎有一些无语,同时也有一些郁闷。

刚才,路知远看她的眼神,像极了当初,幼儿园老师,看她的那种宠溺感,但也有些许的无奈。

可是,路知远看向庄纹强的眼神,分明是在发光。

好在,庄纹强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小胖子,没有什么魅力可言。

如果庄纹强是一个长发飘飘的大美女,那么,娜扎可以百分百确定,路知远这是找到真爱了!

……

一行三人,回到路知远的家中。

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日式庭院。

庄纹强不由羡慕的看了一眼。

港岛的房价,高不可攀,哪怕他这样功成名就的电影人,也只能望而兴叹。

路知远的房子,可真漂亮。

不愧是大导演。

“庄sir,稍等一下。”

进入客厅之后,路知远特意去楼上,拿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下来。

“娜扎,别傻愣着,给庄sir倒杯茶。”

庄纹强的年纪,比路知远大了一圈。

按照礼貌,路知远应该叫他一声大哥,或者前辈。

不过,庄纹强觉得自己身板小,万万承受不起这份因果。

路知远的一句【庄sir】,已经让他受宠若惊。

其实,路知远对于庄纹强非常的欣赏。

《无间道》,《窃听风云》,都是庄纹强的编剧作品。

这家伙酷爱港式警匪片……路知远称呼对方庄sir,其实是真心的,不带任何的调侃。

“庄sir,请喝茶。”

娜扎没想到,自己也有机会当一次女主人,兴匆匆跑去倒了一杯茶,笑吟吟递上。

泡完茶之后,她拘谨的坐在路知远的旁边,露出一副傻傻的笑容,显得人畜无害。

她要留下来,听一点机密。

说不定,自己也能捞一点好处。

“庄sir,剧本带来了吗?我能先看一眼吗?剧本这种东西,你应该会在自己的私人网盘里有备份吧?”

都这个年代了,不会有人还在用笔写剧本吧?

路知远相信,庄纹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

“有的。我登一个网址。”

一听这话,庄纹强立马输入一个网址,账号密码确定之后,便下载一份文档,让路知远可以慢慢看。

“庄sir,你随意。我先看剧本。”

《无双》这部电影,路知远当然看过。

但电影上映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审核问题,跟庄纹强最早版本的剧本,发生巨大变化。

“娜扎,帮我招待一下。”

路知远给娜扎吩咐了一句之后,他拿起笔记本电脑,开始全神贯注的看起了剧本。

“庄sir,喝茶。”

“庄sir,要不要吃点水果,我去厨房给你洗?”

娜扎招待的很殷勤。

让庄纹强一时之间,有一些莫名其妙。

什么情况?

他的女朋友,不是景恬大小姐吗?

这个漂亮小妹妹,又是谁?

不过,大导演家里的事情,不是他一个小虾米能够过问的。

这会儿,他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看到,默默低头喝茶。

20分钟之后。

路知远看完了剧本,盯着庄纹强看了几秒钟。

搞得庄纹强非常紧张,手指不停的在自己的裤腿上搓来搓去,生怕路知远说出【但是】两个字。

“剧本写的还不错。但是,港味太浓郁了。”

“如果,你想要拍成好莱坞犯罪大片,这个剧本,得改一改。”

“要更加的狂放不羁,节奏要更快,对白要更加的犀利,可以癫狂一些,不用那么内敛。”

“欧美观众,他们喜欢直白的对话。”

“至于文艺气息,我们可以用画面来表达,可以用音乐来表达,总之,对白一定要张力十足。”

“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无双》的台词,路知远还是很喜欢的。

尤其是那一句——

这个世界上,100万人只有一个主角,当主角的都是能够达到极致的,可是首先要找到对的舞台!

他很喜欢这句话。

因为,这是至理名言。

就像他,从落榜美术生改行当导演之后,自认为找到了合适的舞台,每一天想的,都是如何将自己的电影,做到极致!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压根无暇分身。

恋爱都不想谈。

要不是觉得,跟景恬大小姐成为男女朋友,可以更好地维系,他与星光灿烂的关系。

他甚至都不想谈这一段。

“庄sir,除了男主角之外,其余的那几个重要角色,你最好重新设计一下,给他们设计一点个人标签。话唠也好,娘娘腔也好,总之,得让观众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就有深刻印象。”

“这方面,你可以借鉴一下【昆汀】的电影……放心,只要你能够把剧本写出来,拍摄方面,你不用担心。”

模仿其他人,说不定有一点难度。

但模仿昆汀……路知远笑了,这对于他来说,跟回家一样简单。

路知远对于剧本,要求一向很高。

大部分剧本,在他眼里,都是错漏百出的。

《无双》的剧本,从情节反转上来看,确实挺惊艳的。

只不过,他看了剧本之后,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部电影里面的角色,太偏科了。

除了两个男主角之外,其他的角色,性格都不够明显,剧情张力也不够。

像极了一群无名无姓的npc。

在他的电影里面,不能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每一个角色,都得有足够的细节,都要有魅力所在。

要不然,对不起观众。

“远哥,给我一点时间。我会完善每一个角色的人物小传。”

如果是港式犯罪片,庄纹强觉得,这些小角色,有那么一点家庭来历,生活困境,以及被杀的理由,便足够应付观众了。

可如果是好莱坞大片……

他承认,这个剧本是差了一点。

毕竟,好莱坞在他的心目当中,就像是圣地一样。如果能够跟着路知远去拍好莱坞大片,他是抱着朝圣的心态去的。

剧本肯定要改的精致一点。

“庄sir,你没发现吗?其实,你很像【李问】这个主角。”

“在港台这一圈,你写剧本的能力,基本是天下无敌。不过,我们交谈的这段时间,我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你在生活当中,有些内向,对自身的才华充满了怀疑。”

“搞艺术的人,大抵都是这样。在专业领域很权威,在生活细节上面,一无所知。”

“而且,创作过程当中,又常常怀疑自己。”

很多艺术家,都会带有强烈的自我怀疑。

梵高是画家里面的顶流,但他在自传里面,经常怀疑自我,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成功。

爱德华·蒙克,《呐喊》这幅画震撼了世界,但他长期承受焦虑症的困扰。

“庄sir,你不用多想。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在画画的时候,在拍电影的时候,我总是对自己充满怀疑……每一笔下去,每一个镜头下去,我们都不知道,这一切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是,只有在一次次不确定的累积当中,那独属于我们的光芒,才会从阴暗底下,渐渐绽放出来。”

路知远感慨了几句之后,语气一转说道:“李问这个角色,其实你设计的不错。”

“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说话非常权威,而且非常自信。”

“但是,在其他时候,他看起来会有一些软弱。”

“这并非是性格的懦弱,而是因为,相比于专业领域的确定性,他对这些外在事物,感觉到不确定。”

“他也不愿意,为犯错而付出代价。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最终遇到事情,他都会选择退一步。”

“在剧本里面,这些细节,你写的很到位。”

“但是,在李问的回忆里面……他搞大屠杀的时候,面目太过狰狞了,这里面,细节不够到位。”

“他的眼神,会有一些癫狂,会有一些歇斯底里,但眼底里,应该是无奈的。因为,他根本不想把事情,搞得这么难堪。”

“这一点都不艺术。”

“整个屠杀的画面,充斥着凌乱。”

“这是作为一个美术生,万万不能忍受的。”

“在这一点上面,我希望你把剧本重新写一遍。”

“你对美术生,还是不够了解。”

“我们不是这样的人。哪怕破坏,也要有结构美,不会把场面搞得跟屠宰场一样血腥。”

“更不会亲自动手。”

要不是感觉场景不对,庄纹强恨不得站起来鼓掌。

太对了!

我就知道,找你来演李问这个角色,一定不会错的!

别人可能无法理解,李问这个主角,在画美钞的时候如此自信,为什么面对其他事情,却显得有些窝囊。

就是你这种心态。

明明心里什么都懂,但就是因为知道,一旦自己出手干涉,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麻烦。

精心计算过后,你会选择退一步。

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允许那些世俗的繁琐,缠绕在你身上,耽误你回去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