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未来的发展,问题很大。
首先,如果他这么干,那就是属于跨界,星空无论怎么说,都是影视制作公司,一下子迈进互联网,即便是初期站稳了脚跟,未来也要面对各方联合绞杀的风险,毕竟他是个局外人。
不要觉得危言耸听,孙羿这是跨界动别人蛋糕,小打小闹也就罢了,各家都能给他个面子。
可是,从星空的内容输出能力来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小打小闹,那么各家一定会联合起来绞杀他,即便是人人网也要从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不容许后来者上座。
孙羿可不像其他几家,在互联网中各有各的根基,他的根本在影视行业,怎么可能玩得过人家。
再说了,现阶段的互联网格局已经基本上定型,基本上没有新兴公司发展的土壤了。
虽然未来的移动互联网还有一波大红利,但孙羿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搞这些事。
他的主业还是在影视,现在一年光是拍电影就已经忙得他脚打后脑勺了,哪还有心思再去互联网里面创业,能投资一手,跟着分润一笔就非常不错了。
所以,这次人人网的网络视频网站合作项目是孙羿非常欢迎的,这样一来,也算是补足了星空映像在影视生态链上的最后一环。
至于什么影视城、海外发行、电影节等等之类的,那都属于细枝末节,以后看情况慢慢发展就可以,完全不用着急。
回到星空,孙羿召开了内部会议,召集了杨凡、高曦兰、郭明、刘晓伟等一众管理层人员,甚至正在做体能增强训练的刘艺菲也屁颠屁颠的跟来了。
“你怎么来了?”
看到刘艺菲突然蹦跶进来,孙羿很有些狐疑。
要知道,虽然刘艺菲身上带着大股东的身份,可是她平时最不爱参加这种会议了,每次不是找各种理由推脱,要么就是直接跑路。
“我,我为什么不能参加,我不是艺人总监嘛。”
艺人总监?
孙羿懵了一下,小妮子啥时候有的这个头衔啊?
哦,对了,想起来了。
前段时间,就在《环太平洋》上映之后,星空整体来了个爆发式的发展,尤其是旗下的各种商务合作以及艺人经纪等业务。
郭明一个人负责这么一大摊子实在是忙不过来,就跟孙羿提了几次。
孙羿也有些难办,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随着星空的发展越来越快,传统的一对一“保姆式”经纪人团队模式,已经有些跟不上星空发展的脚步了。
一个艺人一个大团队,包括宣传、公关、商务、演出等等等等,职能交叉,人员臃肿不说,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内部恶性竞争,毕竟,每一个艺人团队的成员最优先考虑的都是自家艺人,而不是公司利益,而且这种模式在管理上也极为不便。
孙羿索性借着这个机会,利用后世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整个公司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
涉及公关部、商务部以及经纪部。
首先,打散了原有三个部门的管理界限,统一成立“公关”、“宣传”、“商务”、“演出”、“艺人”等事业群。
不再单独针对某一人进行服务,而是负责全公司上上下下所有的艺人,站在公司整体的角度对所有艺人进行统一的规划统筹。
即“共享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公司中的商务、宣传、公关等只需要负责自己的专业领域,就是艺人某一环节上的工作。
比如,“宣传事业群”会根据艺人目前的影视作品,进行相应的宣传推广,类似文案,通稿之类;“演出事业群”会根据艺人特点,安排通告、试镜、跑组等一些方式洽谈影视项目;“商务事业群”则根据艺人的商业能力,负责除综艺和影视以外的商演、品牌、代言等业务的洽谈。
而这几大事业群工作完毕后,再跟艺人和其所属的经纪人进行对接。
至于“艺人事业群”就是最后一步,有点类似艺人们的大管家,负责安排每一位艺人及其经纪人,同时管理类似艺人助理、化妆师、司机等服务团队。
这样一来,整个公司的团队要服务的就是公司里的每一位艺人。
不存在厚此薄彼,同时减少了职能的重叠、最大化的避免了公司内部竞争。
调整之后,由刘晓伟负责“公关事业群”及“宣传事业群”,郭明负责“商务事业群”及“演出事业群”。至于最后一个“艺人事业群”的负责人,孙羿当时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这个人选,实在不好找。
能力什么的倒在其次,主要是待人接物以及人缘一定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