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传统上的偏见和一以贯之的骄傲都有关系。
毕竟,新世纪以来,好莱坞已经在全球打遍无敌手,彻底统治了影视行业。
还有一方面,北美的媒体对好莱坞的影视制作水平可是相当有信心的。
最高明,最尖端的影视特效技术全在好莱坞,可不是买了一家公司就可以达到好莱坞的制作水准的。
更何况,好莱坞6大剩下这几家的3D项目,还都没有制作出来呢。
孙羿怎么可能更快,一定是在3D效果上打了折扣。
所以当时,北美的媒体们对电影的票房走势是不太看好的。
他们预测,电影上映的前几天,可能会因为刘艺菲这段时间所引起的热度而吸引一部分忠实粉丝前去观看。
而等这批死忠粉的热情被消耗完毕之后,电影基本上就会开启加速下跌的趋势。
也别怪北美的媒体有此预测。
说句不好听的,其他的非好莱坞电影还没有这个被预测的待遇呢。
就是这么骄傲。
10年的这时候,虽然刚刚经过一场金融危机,但美国人依然是高昂着头颅,自以为是全世界的灯塔,所以在方方面面都是骄傲异常的。
等这场金融危机的隐性危害慢慢释放出来,并且不断地发酵,经过几个年头之后,美国人身上那最后的一点遮羞布也就荡然无存了。
整个国家彻底失去了精气神,自己钻进了绞架上的套索。
而这时候,还蹦跶的挺欢实呢。
但很显然,《环太平洋》让这些媒体们失策了。
电影开画三天,分别以560万、640万、720万,平均每天涨100万的成绩上升,而进入第四天、第五天。
让媒体们大跌眼镜的是,电影的票房没有像他们预测的那样下降,反而是迎来了一场急速的拉升。
电影上映第四天,票房报收830万美元。
涨幅又超过了100万美元。
这也还可以。
可到了第五天的时候,票房直接一个突破,很不科学的蹦到了1010万美元。
至此,《环太平洋》在北美上映首周,五天时间拿下了3750万美元的票房,超过了阿汤哥的《危情谍战》整整1500万美元,以第二名的成绩杀入了首周票房榜单。
仅仅落后于由安吉丽娜朱莉出演的《特工绍特》不到200万美元。
要知道,《特工绍特》的3940万美元票房可是在全美近3000家影院同时开画办到的,而《环太平洋》的开画影院比他们少了整整1000家。
这个数字占比《环太》这边的百分之五十了。
细算一下,《环太平洋》的单馆票房成绩居然达到了差不多1万八千美元。
要知道,年初上映的《哈利波特》,它的单馆票房,也才一万六千美元左右。
即便是《环太平洋》属于3D电影,电影票价相对较高,但也不至于这个程度吧。
就在媒体们震惊的时候,影片的口碑开始发酵起来。
起初,确实如媒体们预测的那样,电影的前两天都是看过孙羿第一部《避难所》的悬疑科幻迷影迷和一些被电影超然预告片所吸引的人们。
他们记住了这位惊才艳艳的东方导演,看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预告片,所以在《环太》上映的时候,第一时间就选择花钱购票。
而第二批影迷,就是刘艺菲的新粉丝们了,出于对刘艺菲作品的好奇和对她本人的喜欢,粉丝们选择了购票支持。
至于剩下的,也是人数最多的影迷,就是单纯的3D影迷了。
他们不认识孙羿,对刘艺菲也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直到她前段时候唱了一首很流行很个性的歌曲,甚至都能跟着哼唱出一小段。
但,他们对刘艺菲本人不是很感冒。
大概就是无所谓的心态。
而他们在意的是3D电影。
不得不说,孙羿真的为《环太》选了一个绝佳的上映周期。
打个比方,如果说3D《阿凡达》是一份大餐,让全世界的影迷们都吃的津津有味,可还想要再次品尝的时候,却发现青黄不接,有上顿,没下顿了。
他们等啊等,这好不容易等到了《环太》这盘菜。
都饿的不行了,谁还管做这盘菜的厨子是一位东方人呢。
先尝了再说,不行再骂。
可这一尝不要紧是真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