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牛郎星建设工程开始!

时间仍旧在悄然流逝着,转眼间又是数百年时间过去。

在日复一日的航行,以及航行之中始终未曾停下过的小型实验、理论计算与推测之中,此刻,李青松的庞大舰队终于来到了距离牛郎星仅有两万亿公里的地方。

类比太阳系情况的话,这个距离应该已经深入了牛郎星的奥尔特云范围。

但牛郎星的情况较为特殊。

它太年轻了。此刻它的年龄不过约8亿年左右,比太阳年轻了太多。这导致它还来不及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奥尔特云,用于构成奥尔特云的众多天体仍旧堆积在距离它较近的地方。

从数光年之外航行到此刻距离,李青松虽然早就进入了牛郎星的引力边界,但并未找到任何宏观天体。

不过没有关系。

继续前进的话,牛郎星系的物质密度将迅猛提升,甚至于比太阳系内部的物质密度还要高。

李青松的舰队开启了全功率的减速。

众多尾焰朝着牛郎星的方向展开了喷射。那消失已经数百年时间的微弱重力再度出现在每一艘飞船之中。

牛郎星的亮度也在这一过程之中迅猛提升。

望远镜之中,李青松已经可以清晰看到这颗年轻气盛、活力四射的庞大星体。

它整体呈现出椭球的形状,因为它的自转速度太快了。它的颜色是黄白色的,因为它的表面温度比太阳更高。

李青松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天体在围绕着它旋转,看到了比地球更大的,尚且处于形成早期,表面被熔岩覆盖,终日承受小天体撞击的岩质行星,看到了质量高达木星4倍,体积却与木星相差无几的庞大气态行星,看到了围绕着那颗气态行星旋转的众多卫星,其中最大的一颗卫星,无论质量和体积都超过火星。

它已经完全具备了成为一颗大行星的资格。但没有办法,那颗气态行星的引力太过庞大,在可预见的未来,它都无法挣脱,都只能作为一颗卫星存在下去,而无法被称之为一颗大行星。

除了这两颗大行星一颗大卫星之外,李青松看到了由高达数万亿兆天体组成的庞大的岩屑盘。

那是形成牛郎星、形成大行星的残余物。

这样一个庞大的岩屑盘便在距离约两亿公里的地方,如同一条巨大无比的腰带,围绕着牛郎星旋转。

岩屑盘之外,还有无穷无尽的小行星、彗星等天体在星系之内横冲直撞,或者撞击到牛郎星之中,或者撞击到大行星和其余天体之上。

整个星系如同在上演着一场永不落幕的撞击游戏。

这样一个活力四射、极度混乱的星系,似乎完全不适宜生命存在。

但李青松对此却极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