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吴王殿下,可思长安否?!

大唐现在账面上的人口,有两千多万。

自从前几年收拾了天下世家之后,人口就极速暴增,已经快要到三千万人了。

自古而言。

在较为和平,且没有大规模的天灾的情况下,决定人口增长的,主要就是柴与米两样。

所谓柴,其实就是能源。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七个字中,排在最前边的就是柴,由此可见,木柴对于百姓们的重要性。

没了柴火,就没办法做饭,也没办法和热水。

但最重要的,是冬天没有办法取暖,但没了木柴作为能源去火,分分钟都要冻死人的。

而现在,米所代表的粮食,大唐百姓是不怎么缺了。

可柴代表的能源,却会越来越缺。

现在的邙山上边还能看见一些比较高的树木,如果朝廷不加以控制,继续放纵下去的话,恐怕一二十年后,邙山上边,可就要彻底变成秃的了!

同样的道理。

黄河及其支流的两岸,也是一样。

等什么时候黄河中上游的树木全砍光了,水土流失之后,大量泥沙堆积,怕是作为母亲的黄河,就要三天两头决堤淹死人了。

因此。

大唐是时候来一场能源革命了!

用煤炭这种“新型能源”,来代替木柴和木炭,从而大唐的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而且能源革命进行后。

大唐的冶铁技术、制瓷技术,乃至于关乎于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能够被带动着进步!

“听陛下的意思,应当知道哪里有这…煤炭?!”

褚遂良察言观色。

适时的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开口轻声询问。

李承乾扫了他一眼,随后就从孝文帝坟堆旁边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简单的勾画了一个粗糙的大唐疆域图。

“褚卿所言不错,朕的确知道。”

“据朕所知,关中、河西、河东、河北…乃至于剑南道那边,都是有煤炭资源的。”

“可煤炭资源使用的最大问题,不是开采,而是运输。”

“实际上。”

“我大唐漠南、西域、漠北等地的煤炭甚至于更好,尤其是漠北,拿把铁铲子往地上一挖,搞不好就能挖出来一座天然煤矿。”

说话间。

李承乾手中的树枝在阴山以北的草原上戳了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