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御史大夫赵节,为崇国公!”
“封门下侍中褚遂良,为宁国公!”
“封……”
林林总总的功臣封赏之后,李承乾亲自起身,取来一份提前写好的敕令,高声宣布道:“朕承天命,即皇帝位。”
“太子妃苏氏,毓质名门,辅朕于潜邸…今承天序,立为皇后,以奉宗庙……”
封完皇后之后。
李承乾再度取来一份敕令,道:“朕有二子,长子李象,年十五,册封为陇王,次子李厥,年八岁,册封为辽王!”
这两个封号,是很有讲究的。
一个册封在大唐的西部边疆,另一个,则册封在大唐的东北部边疆。
在场的大臣们心中都明白。
日后这两位皇子到地方上后,谁展现出来的能力更强,自然谁就会成为大唐第四位太子。
之所以是第四位。
那是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李世民也是太子……
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了,一番封赏过后,就到了大赦天下,改元的例行环节了。
至于年号,李承乾早就想好了。
祖父李渊的年号是武德,父皇李世民的年号是贞观,都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他的年号,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
他的年号便是…昌明!
昌明二字,一个出自于《尚书》,另一个出自于《易经》,结合起来,便是“天道昌隆,日月照明”之意像。
而这个“明”字,隐隐间也刚好暗合李承乾的字:高明。
除此之外。
这个年号,也象征着新朝的目标,那便是“国运昌隆,政治清明”。
这很难办到。
但不努力一下的,就永远不可能实现。
冗长的登基大典在封赏之后,进入尾声。
李承乾在太极宫中设宴款待群臣,而朱雀大街上,也设有万民宴,相当于款待天下百姓。
一时间。
长安城内外,山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太极宫内,随着宴会的开始,太常寺的乐师们也开始演奏起了《秦王破阵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