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朝里的氛围相当和谐,没人提沈家,也没人提到沈知,所有人都在等使臣离开。
楚宁昭又去见过使臣几次,将皇上没有明说的那些话,同使臣解释了一下。
有些话得放在私底下说,不好摆在明面上。
怕他们理解不到,才要楚宁昭去帮忙解释。
不过楚宁昭只是在委婉表达皇上的意思,不是以皇上的名义过去传达。
在两名使臣看来,楚宁昭是怕他们不懂事,不够聪明,理会不到那些言外之意,惹怒皇上。
有楚宁昭的解释,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到位,再次见到皇上时,也能给皇上一个完美的回答。
在皇上眼中,楚宁昭又帮了他不少忙。
那些不好明说的话,都通过楚宁昭的嘴,说给了那两个人听。
这事本来不用她,皇上可以安排其他人去做,假意指点,让黎国获利。
可因为沈家的事,皇上找不到其他人了。
有的是信不过,担心做不来这种事,还有一些,是皇上心里有气,不想用。
正好楚宁昭这时候出现,对两国互通贸易的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同意还是要同意的,就是各种细节,楚宁昭增添许多。
离云国最近的那个小城,楚宁昭对其十分了解,从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还有那地方的天气,加周围各处的情况,楚宁昭做了个完整的分析……
这些不全是书里写的,有一部分是两国还在打仗时,原主了解学习到的。
楚宁昭将脑子里的记忆,还有书中给出的信息,进行整理,还私下去找了一次何丞相,得到了何丞相的一些指点。
她带着万全准备来找皇上,皇上对此有惊叹也有赞许,都是正常的。
楚宁昭那么在意这件事,必定能将事情办好!
皇上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让她尽情忽悠那两名使臣。
两名使臣不是全都相信,可他们也想从楚宁昭这里,了解皇上。
交谈到最后,楚宁昭告诉他们说,她是极力想要促成这件事的,所以皇上要是不同意,她会想办法劝一劝皇上。
再就是让他们争气努力一点,就算一直都谈不成,也不要急躁。
条件是可以慢慢谈的嘛!
这事黎国本来就占了便宜,在楚宁昭的一通忙活下,黎国拿到的好处更多了。
她知道云国的底线,就一直在往底线那边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