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在1993年之前,看不到盈利的曙光。
星海代工就不一样了。
1990年是微软推出第一款,比较具有实用价值图形操作系统的时间。
这款注定火爆的Windows3.0,将会极大推动整个半导体行业,尤其是内存芯片行业的发展。
到时候,市场上的内存芯片会极度紧缺。
能生产内存芯片的代工厂,自然能收获大笔订单,进而赚到无数钞票。
面对这么一家印钞机,东芝、NEC等公司自然不会轻易放手。
不过没关系,代工行业也是有起伏的。
尤其星海代工还是日本代工企业,就更容易遭受低谷期。
到时候竹下雅人再收回股份,也不算很迟。
因为芯片代工业务最辉煌的时代,需要等到智能手机普及后才会出现。
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全部在纸上写一遍后,竹下雅人直接烧掉纸张。
眼下这还是个秘密,不能泄露出去。
如果让别的日本人知道,他要削减东芝等公司的股份,然后将这部分股权卖给美国公司,绝对会骂的狗血淋漓。
当年索尼只是选择在美国上市,就被本国民众各种喷。
星海半导体这样割自己人肉送给美国的行为,就算被民众喷叛国都不奇怪。
日本表面看起来很开放,骨子里其实非常保守。
最典型的就是氢气新能源汽车和等离子显示屏项目。
这两个项目的专利都被日本公司垄断,导致别的玩家纷纷走电力新能源汽车路线,以及液晶显示屏路线。
当然,大家走别的路线,也和日本选择的路线不太好有关。
氢气确实更加的安全环保,但它实在太危险了。
电力新能源汽车出现事故,最多就是引燃汽车。
氢气新能源汽车出现事故,就是一枚枚炸弹。
在有选择的前提下,出于安全和利益考虑,别的国家自然主推电车项目。
等离子显示屏项目理由不同,但结果却大差不差。
等离子显示屏效果好,但价格昂贵。再加上日本的垄断,大家自然果断选择液晶屏。
事实证明,在无法堵死每条道路的情况下玩垄断,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星海半导体准备一分为四,但整个集团的大趋势,确是进行合并。
现在星海集团的各个项目实在是太疏散了,大家各干各的,完全没有整合到一块。
他想要将所有公司整合到一起,成立四级管理制度。
总公司星海集团,
一级子公司星海半导体、星海游戏、星海投资、松本制造。
二级子公司则是一级子公司的分支,比如果星海芯片、星海代工等等。
三级子公司则是二级子公司的分支,比如说星海半导体正在研发的闪存相关产品。
此外,竹下雅人对内存芯片领域,同样的野心勃勃。
不过他想等日本内存芯片市场没落之后,再进行残局的收割。
穿越者最大的外挂,就是拥有长远的视野,不必计较短期内的得失。
有的想法很难快速实现,有的想法则可以立即执行。
星海集团的整合,就是可以立刻执行的项目。
不过暂时,只能整理成三级管理制度。
星海集团下面是星海半导体,星海半导体下面是星海代工。
既然要成立星海集团总公司,自然要调整大家的工作岗位。
星海半导体、星海投资、星海游戏大体保持原样。
郭士纳三人只是多了一个星海集团总部副社长的职务,负责的项目基本没变。
变化比较大的是松本制造。
铃木善介成为星海集团的第一副社长,负责总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解除松本制造社长职务。
新任社长,则由原本的副社长小林博明担当。
公司的另一位重要管理生产部的松本勇人,则升职成副社长。
同时,远在中国的角田弘毅,这一次也成功升职副社长。
这是对他表现的奖励,也是在暗示公司管理层。
想要快速升职,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海外,帮助公司扩展业务。
其实竹下雅人还想升职美国方面负责人钱伯斯,但考虑到他才刚刚入职不久,并且之前没有做主要决策人的经验,就没有揠苗助长。
不过今年下半年,就会是他升职成副社长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