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工业路径

这台上冲式水轮车借鉴了王祯《农书》中的水转翻车模式,而且整个水轮车除了个别耐磨部件使用了铁制件外,几乎全为木制,也未曾使用一根铁钉和任何黏合剂,仅使用木楔加固连接。

在水轮车的旁边便是一座石灰矿捣碎加工车间,由水轮车提供的动力驱动一枚转动的凸轮,然后带动几柄沉重的捣锤,赋予其强大的动能,使其不停地抬起并放下,将一块块巨大的石灰石捣碎,让整个加工过程完美地实现了高度机械化。

这个装置除了可以粉碎石灰石外,还常适用于压碎金属矿石、加工熟铁,敲打脏羊毛进行缩绒(即清洁并使其紧密厚实),或者造纸用的纸浆、制革用的毛皮。

凸轮机制被用来提举杵锤曾长达七个世纪,在工业革命时期才被蒸汽驱动的机械所替代。

不过,水轮车的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极度依赖水源,要么建在河流附近,要么在工坊旁边挖出一个水池用于蓄水。

而且,这玩意到了严寒的冬季水流结冰后,那便无法继续使用,只能趴窝歇菜。

新华建筑材料总公司(合并了新华政府旗下的砖瓦厂、石灰加工厂及水泥工厂)负责人廖猛瞥了一眼蓄水池边几名印第安工人举着重锤不时敲打水面结冰情景,不由微微摇了摇头。

“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将蒸汽机给弄出来。这玩意虽然效率比起水车高不了太多,但它却可以完全不受任何地形和天气等因素的束缚,而且还可以与机器更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还好,你不像其他人那样,直接一开口就是要让我们工业技术部搞出一台电动机出来。”张若松将身上的皮裘大衣紧了紧,苦笑着说道:“不过,这蒸汽机虽然听起来较为简单,但咱们目前这种情况,想要弄出一台实用的机器,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因为,我们还缺乏可靠的机器部件和加工设备。最起码,我们现在就弄不出来合格的气缸和活塞,还有蒸汽阀门、冷凝器、飞轮、连杆和曲轴,以及关键的压力调节器。”

“那……什么时候可以弄出来?”廖猛听了,顿时神情为之一滞,“这都八年了,咱们还是这般小打小闹,搞出来的还都是一堆小作坊!”

“在后世,工业的分类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张若松玩味地看着他,“你认为我们新华目前建立了多少个工业大类,又发展了多少个工业中类,最终又实现了多少个工业小类?”

“我的张大委员……”廖猛闻言,立时哭笑不得,“现在是17世纪,可不是21世纪,哪来的这么多工业门类?即使在咱们有生之年,将新华的人口提高至百万规模,也不敢妄言搞得出工业革命后那般全产业链工业。”

“聚焦重点,有所突破,这才是我们在最短时间里做大做强工业力量的途径。我的意思是,咱们能不能搞一个项目攻关部门,专研蒸汽机生产和制造技术,争取早日解决我们的动力来源问题。”

“呵呵,你这个想法很好,但完全忽略了我们现实存在的困难。”张若松笑着摇摇头说道:“蒸汽机的问世,首先是前期的理论基础研究奠定了它的发展方向,比如掌握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涉及热力学和气体膨胀的知识,还有气压方面的研究,这对早期蒸汽机的设计至关重要。”

“当然,咱们已经具备上述理论知识,也懂得如何将热能转换成机械动能的原理,可以大大省却这一步骤。但接下来,我们又将面临何种问题呢?”

“首先就是材料与技术,我们需要选用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金属材料,还要具备铸造、锻造和机械加工能力,确保部件的气密性和耐用性。其次,就是一些关键部件的可靠性,比如设计生产出高效的锅炉,确保蒸汽的稳定生成;”

“要制造出精密的气缸和活塞,确保蒸汽推动活塞的顺畅运动;还有阀门系统,要开发控制蒸汽进出的通道,确保机器有序运行。”

“你瞧瞧,为了制造出一台能用的蒸汽机,我们需要解决这么多问题,要搞定诸多工业生产品类,而这些工业门类又会延伸出若干细分产业,最后我们还要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才有可能达成这个目标。可问题是,在抽调了大部分资源后,那我们其他的产业布局和相关生产工业链的建设又该如何推动呢?”

“要知道,英国人开启的工业革命是从纺织技术起步,因为木制的棉纺织机器多为木制,对金属材料要求很低。而随着冶金和机械制造等相关行业进行技术革新,差不多用了六十多年,在提升了机器的加工精度后,才有了瓦特成功改良此前效率低下的蒸汽机,并将其迅速推广开来。”

“……”廖猛听罢,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默然不语。